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翰林理论:《胡弦:写作是沉思的生活》

(2022-04-03 21:00:28)
标签:

写作是沉思的生活

胡弦

杂谈

分类: 翰林理论
胡弦:写作是沉思的生活

写作,是触摸生活深处那并非人人可及的零散片段,并把那感觉留住。


生活的价值,在于它被看见,被注视,不然,它就是白白流失的生活。诗歌的价值,在于诗人给生活打下个人烙印的能力,也即诗人在自己所处语境中对生活本质的表达能力。但厘清大众身份和个人身份间的区别并不容易,稍一混淆,诗歌就会陷入机械性的泥潭。对于生活,诗人必须是个亲密的知情者。被理解的生活,远比正朝前滚动的生活重要。如果只是复述生活而毫无见地,就是盲目的写作。诗歌必须深入精神领域,寻求那高贵的东西。诗人应当直面这个时代的精神,挖掘并整理它们,而不是交给其他人来处理。


要写好一首诗,得对生活有点紧张感才行。要用新的命名进行暗示,从中寻找新的道路和无限性。要发现被忽视的视角,精确地捕捉到物象,并触及其中蕴藏的精神实质,写出无法归类的东西。


诗的意义不在当下,而在其永恒性,也即历史纪念意义。文字有留证和艺术两种功能,诗歌主要对后者负责。


诗歌不是一种流行性、潮流性很强的艺术,它和生活的滚动有一定距离。它不一定非要寻求和生活同步,而是可以独立自足地发展。


边缘是一个更加广大的空间。实际上,不管生活怎么变化,对诗歌的需求永无止境。


生活的信息量过于繁复巨大,深思的目的在于学会牺牲。诗,归根结底是极其单纯的艺术,是对生活和语言的嗅觉、洞察力。敏锐的感觉是基本的诗歌哲学。


写作应当是一种挑衅行为,哪怕是自己正持有的写作观。


一首诗,应该有一个不能被描述的内部。但词语可以暗示出它的存在,并把它置于注视之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