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诗歌:《摊开最卑贱的抒写》
(2022-03-27 13:39:59)
标签:
摊开最卑贱的抒写仲媛杂谈 |
分类: 翰林精品 |
摊开最卑贱的抒写
仲媛
仲媛,江苏沐阳人,2003年开始在诗刊、扬子江诗刊等发表作品。
东坡一阙
你养鹤,养日子的小绒毛。你说:“鹤兄,请了。”一声长啸,扔出胸中块垒。
你饮酒,吃肉,看到生活更多的重影和内核,捕捉到大地和天空摇晃中的平衡。
晚年,你把道与佛掺入大米粥。你还没学会如何敲死亡的门。你只用一颗干净的心,就通过了。
你在北宋的左峰立文学碑,右峰立艺术碑,中峰上是你的为官之道——利民而治。这些风吹了千年,从不曾锈蚀过。
今天,你还在山顶放鹤,用飞敲打天空。除了心情,我还能放飞什么呢?已是深秋,路边的茅草正在枯黄,生命,卷着边。小路的尽头,一道黑漆漆的木门,斑驳的铜把手仿佛灵魂安监器。当我经过时,我希望能和你一样,不要响起“嘀嘀嘀”的警报声。
云龙山顶,饮鹤泉失去了源头,兴化寺加建了一层——
弘济桥上的乞丐
请绕行!这完全塌陷下去的软摊开最卑贱的抒写。写矛和箭矢射怜悯的命。避开是上上策怜悯的生命线越来越少,我们且战且退
刚跪下时,他们的腰是直的重力压住膝盖,膝盖疼痛难当有人站起来走了,有人想出分解重心的方法,弯下腰身完全趴在大地上植物可以倒伏,可以死去活着就转过九十度的弯,向上,朝阳影子也有欠身而起的时候,他们咬住大地的乳头,不松口
夕阳敲起收敛的钟声多少人迷茫,找不到回家的路他慢慢耸动空气,像一只鼹鼠从地下钻出他一节一节拼好骨头,站起来拍打满身尘土和各色目光拍打桥涵逗留的风,拍打出更深的鄙夷,他说:“这些人不是傻瓜,就是混蛋!”他不在这些人之列“他在哪里?”他从不深思
记忆之渠坝遗址 1
她醒来时,记忆只剩一面长春藤断墙,墙后是滞重的浓雾,雾里,所有方向都垂下了指引。
然而在遥远的远古,人类的红手印已咬住了岩壁----- 宕渠古城,一个从深渊中一点点拉出来的遗迹,一个时代的旧衣堆,仿佛是她遥远记忆茫然中递过来的影子——一个古老的悲伤。她比遗址似乎更空一些,更暗。她迎着风走下去,每一脚都踩醒一汪沉睡千年的光阴,城墙、街道、辙印------兴衰八百年的拓片,微温,仍有潜伏的冲动。
“那些将历史一拳打出血印的,今何在?” 2
衔远山,吞渠江,宕渠城几度风云。在历史的一次次洗牌中,巴人更换的不仅仅是旗帜。“文化征服是最彻底的征服。”“能征服另一种文化的文化,扬起的绝不仅仅是金戈铁马。”她走过西汉,走过东汉,走过魏晋,一路的电闪雷鸣。那些夯实在夯土城墙里的风声,有时还会呜咽。 远山送来流云,用浅浅的忧伤把古城湿敷了几分钟----- 然而有陶片,有简牍,有锈蚀的青铜灯盏!这些埋没千年也不愿熄灭的光,已口齿不清,它说,它说当年的漩涡还不曾抱住宗教,卷进去的生活会被激流打得踉跄,它说螺纹旋急,说有仁,有义,有礼,有智,有信,有股股钢筋缆绳拉住了倾覆。
古老的汉井波澜不惊,任由垂下的水桶“扑通扑通”地扑打,
越过一孔蓝天,收留了人间所有的悲辛…… 3
一场场舞台剧,上演,散场,有人唏嘘,有人叹息,有人用沉默磨平了鼓角争鸣。她心痛了一下,又痛了一下,“嗤”的一声燃起了光——自强不息、与人为善、民族大义-----历史中,那些红体字部分更紧地抓住人心。“山顶,那迎风站立的王,头顶着太阳。”她摸着心上的脉络,在幽暗的深处,那些死结,正慢慢松开牙齿----- 她走出遗址,用21世纪的书套装好那些遥远水面的暄响。眼前,鲜活的生活扭着腰肢扑面而来,在古城的周围荡漾----- 西山,夕阳余辉正艳,在几家红瓦上流泻。她扣紧毛呢外套,想护住什么,又想拒绝什么—— 人啊,有几人找到了自己? 4
中华文化开挖出宽大的河床,托举着泥沙俱下的滚滚洪流,一路向前,两岸,景色接连变换,唯时间稳坐浪尖,手执白子,等人来弈……
蒲家湾无铭阙
“无铭阙,两千年了,你让守候和远方握手言和了吗?”
它站在那儿,把影子松开,拉回,再松开,拉回——除了光阴,它还打捞到了什么?风在它身前身后跑动,一再探寻。有人轻扣阙身,仿佛它有日子熬煎出的丹珠,或进入另外思绪的某种方式。在蒲家湾,一座无铭阙身披两千年光阴,看着眼前盐碱地上的作物,开花,结果,一声不吭。 更多时,它从水中反方向阅读天空,仿佛天空深处有着更值得关心的事物。大地上,人们低头劳作,抬头仰望。(有人越过地平线,又空手返回。)有时天空会被锤打出裂隙,白光漏出来,似乎再努力一下,再努力一下,那些光就能诞生!
它的每一个思想都是千雕万琢,才拿出来的。当初,它立场坚定,思路清晰。朱雀展翅,双螭嬉戏,青龙衔环……那些表述都棱角分明,字正腔圆。漫长的岁月里,它失去了子阙,部分飞檐,失去了一些思想线性的束缚,回归混沌。(也许思想的最高境界就是没有边界,混沌的大统一。)“思想没有边界,也就没有远方。”
阳光毫无成全之心的成全着万物。几只黑蚂蚁在阙身的缝隙里进进出出,把柔软的小肚子在青石板上来回拖动。也许生活从来如此。——无铭阙把重心下沉了几十公分。
与自己相遇
再走下去就是谷底。山在山外,人在局中。她的脚尖上还有张望,还不能将一切了然于胸——山外有隐隐的金戈之声。
上和下都是为了到达。她见到她时,已散尽两袖红尘——她满头白发缠住了更多的光,佝偻的身子就要弯成人生的问号——她拄着几十年的光阴站在尽头,蒸馏、萃取生活的精华。她用心跳叫她,她猛地一惊,成群的光阴在她瞳孔里一飞而散,连稀疏的、黝黑的枝丫也瞬间敛尽了方向,仅有烟花的余味还在她的脸庞缭绕。——火药的辛辣味。随后便是一倾而尽后的目空一切。
她转身,影子跟着转身时,鼓满了风,仿佛一生的不甘心要拉着影子挺身而起,向命运讨要一个说法。
她也转身,把世界转个方向。阳光下,篱笆是旧的,小路上的凹坑是旧的,十里桃林的喊声也是旧的。——她刚拈住一个念头,花就落了。喜鹊在空中“喳喳”地叫,把世界又漆了一遍……
踏青
乱石,斜径,棣棠花。上山,她踩着陈年的腐土,惊起的光,动了袅袅的念头。她牵着鸟鸣越走越远,一心想在密林围护的寂静里寻得一个答案。山道上,阳光斑驳,晃动,仿若生死角力,循环往复。“史册里,滚滚硝烟被几个字轻轻收服。”“朝代更迭,不过是时间身上的几个指甲印。”
下坡,与一座微微隆起的坟丘相撞,惊起的答案,不是她的选择。她还不敢为死神搭脉,不敢对他们望闻问切。这久远的打破了流水的人,已平息了隆起的意愿,消散了所有回声。啊,他(她)也曾将生命拉满弓,也曾在人生的苦海里上下沉浮。无言者,你是否已摘尽了眼中的花朵?在无中看到了无限?是否已将来处和去处融为一体?燃起了自性中的明灯?又或是你仍惑于红尘,将在劫难逃又重头来过?又或是你已散尽一切,仅有再惊不醒的枯骨二三?周边,忍冬丛密,蜘蛛结网,几只死去的飞虫在蛛网上颤动,不甘心地拍打着空无。
翻过几座山头,她再次融入繁华。当尘世的喧嚣一把抱住她时,她全身泛起疲倦的、甜丝丝的颤栗,也许这正是人,生之意义……
古银杏
就在这里,站了千年。一棵银杏树,把千年的光阴一年一年豢养在身体里。除了结果,一棵树还能用什么自证!我能用什么自证?我披着一身泥沙、腐叶在洪流中翻滚,除了笑容,我能编织出什么更好的囚笼?九月,站在银杏树下,古树用厚重的荫影为我摸骨,疏通经络,指引我摸一摸生命的核心。“无为而顺势,然后开花,然后结果。”——一枚叶落下来,碰乱我的额发,仿佛死才是生生不息的原点。千年银杏,在黑暗中走了多远,就向着阳光走了多远——一群被生活腌透,结着盐粒的人,合抱着古树,被生之信仰轻轻碰了一下……
兰花指
鸽子在飞,一圈一圈,旋着天空的瓶盖儿,她仰望,一心想知道瓶盖里装着的内容。
古黄河抱紧大地,引渡天空。公园里,青竹,银杏,桂花树,在各自的命里发力,生长。小径曲折,偶有深深浅浅的凹坑,阳光陷下去,又爬上来。鸟鸣从一树棵飞到另一棵树。有人在练声提气,有人在拍打周身的穴道,他们都想过气血通畅的生活。长廊里,一个女人侧着身子,立在剧目里啜泣,一手轻掩侧俯黯然的脸庞,一手高高拈着兰花指。她看见,兰花指向上翘起尘世的绝美,向下,捏住人间的悲苦。
根雕者
他善于挖出树根里朝阳的灵魂,将后背收好,将阴影打磨,将笑尽情释放,他要笑尽人间百态。
他一生都致力于唇角两条纹的飞扬,下刀精准、细腻、流畅。有的刀嗜痛、嗜血,他的刀嗜笑。花朵的柔润,鲤鱼的跳跃,清风的吹拂,笑都浸润其间。
他老了,皱纹挤走了所有水分,云翳按住了蒸腾的远方。他用弯曲的脊柱颠覆笑的线条,用垂下的目光收紧心跳,用一根木棍完成余生的站立。
他离开于最后一件作品完成之前,成为一条薄薄的直线,不带任何情感指向。他无儿、无女、无老婆,在笑里摸尽一生。未就的笑卡在枯根里,滞涩、沉重,似乎是两道闪电鞭打黑暗的门庭,又似乎是无边的痛苦无法被搬出。
脸贴车窗的男孩
将脸贴在车窗的男孩,看不懂窗外的冷暖。惊诧于事物流逝的速度对单调的重复感到无聊。他不停地转动头颅,扭动身子,想看到另一种新鲜的事物、另一种特殊的面孔比如一只狗蹬直身子、伸直脖子“汪汪”地叫麻雀从一个枝头飞上另一个枝头,枝丫颤动比如——
我看着他,隔着两层玻璃,送过去笑他马上逮住了!是被烫了一下还是被吓了一下,我不知道他快速转过身子,用背影对抗两秒钟,又转回身子笔直地来逮我的笑和目光这次一定是被烫了一下,他扭捏地侧过身子微微颔首,频频回头好象我是一件可怕又可爱的玩具他不能拿在手中,又不舍丢弃
右转的绿灯亮了72路启动。他猛地将脸贴在车窗上狠狠地拉扯我的笑和目光几秒钟,就不见了车窗上贴着他压扁的鼻头、举起的双手像一组苍白的求救信号------
仲媛
仲媛,江苏沐阳人,2003年开始在诗刊、扬子江诗刊等发表作品。
东坡一阙
你养鹤,养日子的小绒毛。你说:“鹤兄,请了。”一声长啸,扔出胸中块垒。
你饮酒,吃肉,看到生活更多的重影和内核,捕捉到大地和天空摇晃中的平衡。
晚年,你把道与佛掺入大米粥。你还没学会如何敲死亡的门。你只用一颗干净的心,就通过了。
你在北宋的左峰立文学碑,右峰立艺术碑,中峰上是你的为官之道——利民而治。这些风吹了千年,从不曾锈蚀过。
今天,你还在山顶放鹤,用飞敲打天空。除了心情,我还能放飞什么呢?已是深秋,路边的茅草正在枯黄,生命,卷着边。小路的尽头,一道黑漆漆的木门,斑驳的铜把手仿佛灵魂安监器。当我经过时,我希望能和你一样,不要响起“嘀嘀嘀”的警报声。
云龙山顶,饮鹤泉失去了源头,兴化寺加建了一层——
弘济桥上的乞丐
请绕行!这完全塌陷下去的软摊开最卑贱的抒写。写矛和箭矢射怜悯的命。避开是上上策怜悯的生命线越来越少,我们且战且退
刚跪下时,他们的腰是直的重力压住膝盖,膝盖疼痛难当有人站起来走了,有人想出分解重心的方法,弯下腰身完全趴在大地上植物可以倒伏,可以死去活着就转过九十度的弯,向上,朝阳影子也有欠身而起的时候,他们咬住大地的乳头,不松口
夕阳敲起收敛的钟声多少人迷茫,找不到回家的路他慢慢耸动空气,像一只鼹鼠从地下钻出他一节一节拼好骨头,站起来拍打满身尘土和各色目光拍打桥涵逗留的风,拍打出更深的鄙夷,他说:“这些人不是傻瓜,就是混蛋!”他不在这些人之列“他在哪里?”他从不深思
记忆之渠坝遗址
她醒来时,记忆只剩一面长春藤断墙,墙后是滞重的浓雾,雾里,所有方向都垂下了指引。
然而在遥远的远古,人类的红手印已咬住了岩壁-----
“那些将历史一拳打出血印的,今何在?”
衔远山,吞渠江,宕渠城几度风云。在历史的一次次洗牌中,巴人更换的不仅仅是旗帜。“文化征服是最彻底的征服。”“能征服另一种文化的文化,扬起的绝不仅仅是金戈铁马。”她走过西汉,走过东汉,走过魏晋,一路的电闪雷鸣。那些夯实在夯土城墙里的风声,有时还会呜咽。
古老的汉井波澜不惊,任由垂下的水桶“扑通扑通”地扑打,
一场场舞台剧,上演,散场,有人唏嘘,有人叹息,有人用沉默磨平了鼓角争鸣。她心痛了一下,又痛了一下,“嗤”的一声燃起了光——自强不息、与人为善、民族大义-----历史中,那些红体字部分更紧地抓住人心。“山顶,那迎风站立的王,头顶着太阳。”她摸着心上的脉络,在幽暗的深处,那些死结,正慢慢松开牙齿-----
中华文化开挖出宽大的河床,托举着泥沙俱下的滚滚洪流,一路向前,两岸,景色接连变换,唯时间稳坐浪尖,手执白子,等人来弈……
蒲家湾无铭阙
“无铭阙,两千年了,你让守候和远方握手言和了吗?”
它站在那儿,把影子松开,拉回,再松开,拉回——除了光阴,它还打捞到了什么?风在它身前身后跑动,一再探寻。有人轻扣阙身,仿佛它有日子熬煎出的丹珠,或进入另外思绪的某种方式。在蒲家湾,一座无铭阙身披两千年光阴,看着眼前盐碱地上的作物,开花,结果,一声不吭。
它的每一个思想都是千雕万琢,才拿出来的。当初,它立场坚定,思路清晰。朱雀展翅,双螭嬉戏,青龙衔环……那些表述都棱角分明,字正腔圆。漫长的岁月里,它失去了子阙,部分飞檐,失去了一些思想线性的束缚,回归混沌。(也许思想的最高境界就是没有边界,混沌的大统一。)“思想没有边界,也就没有远方。”
阳光毫无成全之心的成全着万物。几只黑蚂蚁在阙身的缝隙里进进出出,把柔软的小肚子在青石板上来回拖动。也许生活从来如此。——无铭阙把重心下沉了几十公分。
与自己相遇
再走下去就是谷底。山在山外,人在局中。她的脚尖上还有张望,还不能将一切了然于胸——山外有隐隐的金戈之声。
上和下都是为了到达。她见到她时,已散尽两袖红尘——她满头白发缠住了更多的光,佝偻的身子就要弯成人生的问号——她拄着几十年的光阴站在尽头,蒸馏、萃取生活的精华。她用心跳叫她,她猛地一惊,成群的光阴在她瞳孔里一飞而散,连稀疏的、黝黑的枝丫也瞬间敛尽了方向,仅有烟花的余味还在她的脸庞缭绕。——火药的辛辣味。随后便是一倾而尽后的目空一切。
她转身,影子跟着转身时,鼓满了风,仿佛一生的不甘心要拉着影子挺身而起,向命运讨要一个说法。
她也转身,把世界转个方向。阳光下,篱笆是旧的,小路上的凹坑是旧的,十里桃林的喊声也是旧的。——她刚拈住一个念头,花就落了。喜鹊在空中“喳喳”地叫,把世界又漆了一遍……
踏青
乱石,斜径,棣棠花。上山,她踩着陈年的腐土,惊起的光,动了袅袅的念头。她牵着鸟鸣越走越远,一心想在密林围护的寂静里寻得一个答案。山道上,阳光斑驳,晃动,仿若生死角力,循环往复。“史册里,滚滚硝烟被几个字轻轻收服。”“朝代更迭,不过是时间身上的几个指甲印。”
下坡,与一座微微隆起的坟丘相撞,惊起的答案,不是她的选择。她还不敢为死神搭脉,不敢对他们望闻问切。这久远的打破了流水的人,已平息了隆起的意愿,消散了所有回声。啊,他(她)也曾将生命拉满弓,也曾在人生的苦海里上下沉浮。无言者,你是否已摘尽了眼中的花朵?在无中看到了无限?是否已将来处和去处融为一体?燃起了自性中的明灯?又或是你仍惑于红尘,将在劫难逃又重头来过?又或是你已散尽一切,仅有再惊不醒的枯骨二三?周边,忍冬丛密,蜘蛛结网,几只死去的飞虫在蛛网上颤动,不甘心地拍打着空无。
翻过几座山头,她再次融入繁华。当尘世的喧嚣一把抱住她时,她全身泛起疲倦的、甜丝丝的颤栗,也许这正是人,生之意义……
古银杏
就在这里,站了千年。一棵银杏树,把千年的光阴一年一年豢养在身体里。除了结果,一棵树还能用什么自证!我能用什么自证?我披着一身泥沙、腐叶在洪流中翻滚,除了笑容,我能编织出什么更好的囚笼?九月,站在银杏树下,古树用厚重的荫影为我摸骨,疏通经络,指引我摸一摸生命的核心。“无为而顺势,然后开花,然后结果。”——一枚叶落下来,碰乱我的额发,仿佛死才是生生不息的原点。千年银杏,在黑暗中走了多远,就向着阳光走了多远——一群被生活腌透,结着盐粒的人,合抱着古树,被生之信仰轻轻碰了一下……
兰花指
鸽子在飞,一圈一圈,旋着天空的瓶盖儿,她仰望,一心想知道瓶盖里装着的内容。
古黄河抱紧大地,引渡天空。公园里,青竹,银杏,桂花树,在各自的命里发力,生长。小径曲折,偶有深深浅浅的凹坑,阳光陷下去,又爬上来。鸟鸣从一树棵飞到另一棵树。有人在练声提气,有人在拍打周身的穴道,他们都想过气血通畅的生活。长廊里,一个女人侧着身子,立在剧目里啜泣,一手轻掩侧俯黯然的脸庞,一手高高拈着兰花指。她看见,兰花指向上翘起尘世的绝美,向下,捏住人间的悲苦。
根雕者
他善于挖出树根里朝阳的灵魂,将后背收好,将阴影打磨,将笑尽情释放,他要笑尽人间百态。
他一生都致力于唇角两条纹的飞扬,下刀精准、细腻、流畅。有的刀嗜痛、嗜血,他的刀嗜笑。花朵的柔润,鲤鱼的跳跃,清风的吹拂,笑都浸润其间。
他老了,皱纹挤走了所有水分,云翳按住了蒸腾的远方。他用弯曲的脊柱颠覆笑的线条,用垂下的目光收紧心跳,用一根木棍完成余生的站立。
他离开于最后一件作品完成之前,成为一条薄薄的直线,不带任何情感指向。他无儿、无女、无老婆,在笑里摸尽一生。未就的笑卡在枯根里,滞涩、沉重,似乎是两道闪电鞭打黑暗的门庭,又似乎是无边的痛苦无法被搬出。
脸贴车窗的男孩
将脸贴在车窗的男孩,看不懂窗外的冷暖。惊诧于事物流逝的速度对单调的重复感到无聊。他不停地转动头颅,扭动身子,想看到另一种新鲜的事物、另一种特殊的面孔比如一只狗蹬直身子、伸直脖子“汪汪”地叫麻雀从一个枝头飞上另一个枝头,枝丫颤动比如——
我看着他,隔着两层玻璃,送过去笑他马上逮住了!是被烫了一下还是被吓了一下,我不知道他快速转过身子,用背影对抗两秒钟,又转回身子笔直地来逮我的笑和目光这次一定是被烫了一下,他扭捏地侧过身子微微颔首,频频回头好象我是一件可怕又可爱的玩具他不能拿在手中,又不舍丢弃
右转的绿灯亮了72路启动。他猛地将脸贴在车窗上狠狠地拉扯我的笑和目光几秒钟,就不见了车窗上贴着他压扁的鼻头、举起的双手像一组苍白的求救信号------
前一篇:翰林诗歌:《春夜里,月亮高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