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点评:《乡村春节》
(2021-03-04 13:28:43)
标签:
乡村春节林馥娜杂谈 |
分类: 翰林点评 |
乡村春节
林馥娜
没有一种宁静,够得上乡村的深沉
各大城市的寂寞在此间积聚
没有一种热闹,盖得过乡村的盛大
久违的野性于早春炸响爆竹
高低不一的新楼房
在暮光中凸显出错落的轮廓
这些装载着乡愁的空屋在岁末胀满人声
蔚蓝与暮橙默默在这里交换昼夜
一群李花开在高速路畔岑寂的山坡
仿佛排着汽车阵的人们
怀着一颗草木之心
总想借一朵净白之蕊回到从前
而我一次次踏上归途,沿着春天的来路
以雨打芭蕉与豌豆花开的盎然
为时光之树刻下年轮
当中有暌违的你与曾经的我
林旭埜:
诗的第一节通过对比,把中国乡村的现状都隐含在里面了:在城市中打工的人们因归属并不在城市而感到寂寞,失去了他们的乡村则因为失去了活力而宁静得深沉。当他们久违地回到故土,热切的重逢、喜悦带来的热闹,比其他的热闹都更发自内心,更真切,也更广阔。
李花用一群来形容不是拟人而是借物喻人。草木之心和白花合起来指的是根在归乡之人心中,并且随着回家而又一次增强的离家的本心——让家人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的本心。而这也是在物质富足后坚持回家过年的用意。
沿着春天的来路有有两层含义。一个是和“膨胀的人声”一样,暗示了还是会离开,人声会缩小回去;还有一层是暗示在家的这段时间已经“充”够了足以破冰化去冬寒的“电”。
写作手法上,此诗带有作者林馥娜的一贯风格,选词严谨贴切,诗体规整符合逻辑(从大到小,从现象写到个人,又从去写到来);主题明确地得到强调,又通过描写不同的事物(比如雨打芭蕉和豌豆花开,一个是乡村常见之景,作为“家”的形象代表留于心中。豌豆花有白色和紫色,白色的可以看作李花一样的初心,紫色则代表回家过后重新获得的活力和盎然生机)来避免重复,可见作者对诗歌的用心和对词语的把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