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理论【获奖诗解密】之:景耕《静处》
(2019-09-22 10:10:10)
标签:
获奖诗解密景耕《静处》十耘杂谈 |
分类: 翰林理论 |
想获诗歌奖,又怀疑获奖的诗,乃当今诗坛一大怪象。误了多少人。不要一提获奖诗,总想着“功夫在诗外”。从诗歌本身破解获奖关键点,为己所用,才是正道。本栏目祝您获奖,也助您获奖。
从47549件中诗作中脱颖而出,获第六届中国(海宁)·徐志摩微诗歌大赛一等奖,奖金6000元。
1.看似没有道理的标点,往往会使人觉得此诗未经过度雕琢,乃是浑然天成之物。每一行末尾的逗号用得没什么道理,要么用分号,要么干脆省去。可作者就这么放在这儿,仿佛此诗就是一气呵成的初稿。作为评委,“精雕细琢”的参赛稿读得太多,反而喜欢这种自然天成(至少看起来是自然天成)的作品。但请注意,也不能太离谱儿,如此诗中每行结尾不用逗号而改用顿号,就背离语法太远了。
2.以慢为主题基调的创作既切中时代软肋,又容易引发评委共鸣。身处快的时代,地铁,人潮,职场,拥挤站台,排队超市,秒杀快递,人不幸福。评委也是一样,这些他们在生活中都有感受,也深受其害。更何况,还要在短时间内审读大量参赛稿,尤其对于初选评委,其逼仄抓狂可想而知。此时,这种以慢为主题基调的参赛作品正是一剂舒心灵,能够瞬间引发评委共鸣,在数以万计的哲理、疼痛、情感、歌颂类作品中,糯糯的慢诗歌反而能脱颖而出,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是一种不错的“取巧”。
我们再欣赏一首敬丹樱的作品,感受一下慢的美。
桂
诗/敬丹樱
我闲闲地翻书,风闲闲地吹
桂花闲闲地落,落,落
芬芳安谧。
我熟悉这样的气息
多年前,母亲掌心漏下的金色小米
这首诗读起来多安逸,三个“闲闲地”还不够,又三个“落”,反复这种修辞延缓了诗歌的节奏,策应了诗歌慢的主基调,书,桂花,金色小米,这些意象,也都拖慢了时光的脚步。小结一下,至少三种方法可以助成慢诗歌:
一是反复的使用。我闲闲地翻书,风闲闲地吹/桂花闲闲地落,落,落
二是慢动词的选择。翻书;母亲掌心漏下的金色小米
三是温和意象的选取。书;桂花;金色小米
以木心先生的一首《从前慢》,作为此课的结束。
从前慢
诗/木心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诗人简介:
十耘,人称十耕。一片写诗的树叶,一条有故事的虫子(当然,这虫子不吃树叶)。荣获全国徐志摩微诗歌大赛一等奖,凤城诗赛一等奖,首届国际微诗大赛大西洋赛季优胜奖,首届中国艾青微诗歌大赛佳作奖,“坤明杯”微诗大赛最佳评委奖,全国精短文学大赛“十佳诗人”,新浪微故事大赛金奖,首届科幻微小说大赛二等奖,善文化微散文大赛二等奖等奖项。诗作入选《2015中国诗歌年选》《一首诗•一座城》《大海截句集》等,作品在《世界日报》《星星诗刊》《小诗界》等多家报刊杂志发表。
想说的话:
这些都是我写诗的心得和读诗的发现。如果您觉得有用,请长按关注公众号【十耘说诗】二维码,点赞支持转发。同时,也欢迎赐稿。投稿请加本人微信shiyunzhuce,将从您的诗作里提取技术供广大诗人交流学习。
技术不是包袱,是更多可以选择的路。——十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