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翰林理论:诗技:视角切换

(2019-02-09 08:08:08)
标签:

诗技:视角切换

十耘

杂谈

分类: 翰林理论

七棵银杏

诗/雷默

 

那个上午,我见到了

七棵古老的银杏树

 

两棵在孔庙

七百多岁

 

三棵在清真寺

栽于元代

 

还有两棵在报恩寺

一千三百多年了

 

迷茫细雨中,一阵风起

金黄的叶子,从七棵树上一起飘落


 

技法:

【视角切换】说视角切换之前,先说说什么叫视角。视角原是绘画透视学中一个术语,如今主要用于小说的研究与创作(有必要普及到诗歌创作中),关于它的定义很多,我拣一个比较贴切的吧:视角,是作家根据主观意图所确定的叙述主体及所选择的反映生活的观察点和立足点。说白了吧,视角就是从谁那儿去观察。有人说了,从谁那儿观察不都一样吗?不一样。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和媳妇同在一个小屋里看到的都不一样,你能看见你媳妇的头顶,却没法看见自己的头顶,反过来你媳妇也是,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优势和局限

视角切换,是指诗歌创作中,在不同视角间切转变换。通过此技法,可以使诗歌充满神奇地生发哲理或禅意。

  

 

剖诗:

迷茫细雨中,一阵风起

金黄的叶子,从七棵树上一起飘落

读到最后这两句,不知道诸位作何感想,反正我是被迷住了。然后我就去找迷住我的原因。一阵风起,金黄的叶子,从七棵树上一起飘落,这作为客观事实没有问题。但蹊跷的是,七棵银杏树,两棵在孔庙,三棵在清真寺,两棵在报恩寺,诗人一个人怎么可能同时看见?妙就妙在这里。诗人趁我们不注意切换了视角。且容我把全诗梳理一下:

前边,诗人老老实实地从自己的视角依次观看了孔庙的两棵银杏树、清真寺的三棵银杏树、报恩寺的两棵银杏树。就在读者已经接受了诗人设定的游戏规则时,诗人偏偏偷换了一个视角。什么视角?全知的视角,上帝的视角。所以,当金黄的叶子从“天各一方”的七棵树上一起飘落时,读者才毫无思想准备,被这种凡人不可能一见的美击中灵魂。

 

 

造句:

1.

初稿:

无意间,我挡住了一只小蚂蚁的去路

蚂蚁背起一瓣桃花

绕开了我

 

视角切换:

无意间,我挡住了一只小蚂蚁的去路

蚂蚁背起一瓣桃花

绕开了危险的巨人

(从我的视角切换到蚂蚁视角)

 

2.

眼前忽然旋出的凉意

的白糖

神秘的棱镜

一场雪同时落在了

我的城市

母亲的小镇

(从我的视角切换到上帝视角)

 

 

重点:

1.视角切换得以成功的实质在于,各视角间存在观测能力的差异。

2.视角切换最好采取隐蔽的方式进行。

3.视角不等于视觉,也包括其他感觉。造句:

失聪的神父播撒圣餐

看众人唱诗,口型划一

教堂钟声美妙

 

 

提示:

本技法重要却常被忽视,能提升诗歌层次,消除短板,务必重点掌握。

 

 

感悟: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错了,不可能知道得一样多。


 

诗人简介:

十耘,人称十耕。一片写诗的树叶,一条有故事的虫子(当然,这虫子不吃树叶)。荣获全国徐志摩微诗歌大赛一等奖,凤城诗赛一等奖,首届国际微诗大赛大西洋赛季优胜奖,首届中国艾青微诗歌大赛佳作奖,“坤明杯”微诗大赛最佳评委奖,全国精短文学大赛“十佳诗人”,新浪微故事大赛金奖,首届科幻微小说大赛二等奖,善文化微散文大赛二等奖等奖项。诗作入选《2015中国诗歌年选》《一首诗•一座城》《大海截句集》等,作品在《世界日报》《星星诗刊》《小诗界》等多家报刊杂志发表。



想说的话:

这些都是我写诗的心得和读诗的发现。如果您觉得有用,请长按关注公众号【十耘说诗】二维码,点赞支持转发。同时,也欢迎赐稿。投稿请加本人微信shiyunzhuce,将从您的诗作里提取技术供广大诗人交流学习。

技术不是包袱,是更多可以选择的路。——十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