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美食情感体育文化 |
(七)公斤饭和奴隶饭
从基督山上下来,已然是下午一点多了。此时,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都已经饿得不行了。
又参观了一个景点,导游带我们穿过一个当地的市场,来到一家据说是最正宗的巴西自助餐厅。导游告诉我们说,自己去取自己所喜欢的食品,然后到食品柜旁边的电子台秤上称一下重量,服务人员按客人所取食物的重量打出价格后由客人到收银台付款。由于是按重量计费,因此,人们称之为“公斤饭”。这是巴快餐业十几年前出现的新品种。
“公斤饭”的价格因为时间、地点和食品种类的不同也有所差异。
刚刚创立的时候,在圣保罗自由区的闹市区,路旁的阿拉伯风味连锁店阿比卜门口摆放着招揽顾客的广告牌:30种冷菜、20种热炒,外加5款甜点任意挑选,每公斤收费9.8雷亚尔。时至今日,我们所吃的这家“公斤饭”的价格则是50雷亚尔。
公斤饭,让人吃出健康,让人吃出实惠,让人吃出便宜。何乐而不为呢?
巴西这里生产各种肉食,反而青菜是比较少的。故而,相对而言,青菜与肉类等重等价还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由此可见,能否做到青菜与肉类等重等价,还看各国自身条件,与社会是否发达无关。不过,至少有一点,“公斤饭”值得在很多国家推广,当然,中国肯定也在其内,这是毫无疑问的。
在我们所选择的“公斤饭”的几十种食品中,有一道非常著名的“奴隶饭”。
一提到奴隶,人们会很自然地想到奴隶制下巴西种植园里奴隶们的悲惨命运,人们会很自然地想起80年代在我国上演的巴西电视剧《女奴依左拉》,可那时候谁也没有注意到依左拉吃的是什么样的饭。
很久以前,有一个奴隶主发现自己家的奴隶们不像其他庄园的奴隶面黄肌瘦,而是脸色红润,身体强壮。于是他暗中监视,发现这些奴隶将主人家剩下的饭和菜混合在一起,放在锅里加工后,吃得津津有味。奴隶主品尝一下,味道不错,于是就将这种“什锦食”称之为“奴隶饭”,并流传至今,成为巴西又一传奇美食。
“奴隶饭”(Feijoada)是巴西的招牌菜,把豆子和烟熏肉干、猪尾巴、猪耳朵、香肠等用小火炖煮而成,是过去巴西的奴隶把奴隶主不吃的食材混在一起做成的晚餐。后来渐渐传播开,如今每周三和周六吃“奴隶饭”成了巴西的传统。
“奴隶饭”的配菜还包括米饭、切细的甘蓝和切片的柳橙。
在巴西,“奴隶饭”有很多神奇的传说。巴西人说,上次在南非举办的世界杯足球赛,就是因为巴西国家队没能吃上这口给人以力量的“奴隶饭”,才最终输掉了比赛,从而拱手将前三名的位置都留给了欧洲人。
问题在于:这届世界杯足球赛,在巴西自家门口举行,“公斤饭”啊,“奴隶饭”啊,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怎么吃就怎么吃,巴西人会夺得冠军么?
一顿简单的称重计价午饭,两段传奇的历史餐饮文化。这顿饭,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