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香凝2017深圳行测资料分析真题解析
(2019-04-12 17:25:23)
标签:
公务员国考省考行测资料分析 |
分类: 近六年资料分析真题解析 |
楚香凝2017深圳行测资料分析真题解析
一.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列86~90题。
2015年1-5月,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31.1亿人次,同比提高3%。其中:医院12.2亿人次,同比提高5.4%;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8.0亿人次,同比提高1.6%;其他机构10.1亿人次。医院中:公立医院10.8亿人次,同比提高4.9%;民营医院1.3亿人次,同比提高9.9%。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7亿人次,同比提高4.7%;乡镇卫生院4.1亿人次,同比提高0.5%;村卫生室诊疗人次8.4亿人次;
2015年5月份,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出院人数达1738.4万人,同比提高3.0%,环比降低1.1%。其中:医院1330.2万人,同比提高4.6%,环比降低1.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出院人数为333.4万人,同比降低0.7%,环比降低4.4%;其他机构74.8万人。医院中:公立医院1156.5万人,同比提高3.4%,环比降低1.4%;民营医院173.7万人,同比提高13.7%,环比提高0.7%。
2015年1-5月,全国三级公立医院次均门诊费用为276.5元,与去年同期比较,按当年价格上涨4.4%,按可比价格上涨3.0%;二级公立医院次均门诊费用为182.7元,按当年价格同比上涨4.6%,按可比价格同比上涨3.3%。
2015年1-5月,全国三级公立医院人均住院费用为12536.8元,与去年同期比较,按当年价格上涨4.3%,按可比价格上涨2.9%;二级公立医院人均住院费用为5320.6元,按当年价格同比上涨3.5%,按可比价格同比上涨2.2%。
86.2015年5月,医院诊疗人次占全国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的比重是:
A、37.9%
楚香凝解析:考查比重问题;由第一段(2015年5月,全国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达6.4亿人次。其中:医院2.6亿人次),可得医院诊疗人次占全国的比重=2.6/6.4=(25.6+0.4)/64,选C
87.按可比价格,2014年1—5月全国三级公立医院次均门诊费用比二级公立医院次均门诊费用:
A.高49.2%
楚香凝解析:考查前期差值;由第四段(2015年1—5月,全国三级公立医院次均门诊费用为276.5元,按可比价格上涨3.0%;二级公立医院次均门诊费用为182.7元,按可比价格同比上涨3.3%),可得2014年1—5月全国三级公立医院次均门诊费用=276.5-(276×3%)≈268元、二级公立医院次均门诊费用=182.7-(182×3.3%)≈177元,268-177=91,选C
88.与上年同期相比,2015年5月增长率最高的指标是:
A.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出院人数
C.民营医院出院人数
楚香凝解析:考查读数比较;由第三段(2015年5月,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出院人数达1738.4万人,同比提高3.0%。公立医院1156.5万人,同比提高3.4%;民营医院173.7万人,同比提高13.7%)和第一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0.6亿人次,同比提高3.2%),最大的是13.7%,选C
89.如果2015年1—5月,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31.1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15年1—5月,全国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逐月增加
B.2015年5月,全国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环比增长主要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增长拉动
C.2015年一季度,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月均诊疗人次未超过6亿
D.2015年5月,公立医院诊疗人次在全国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中占比最高
楚香凝解析:从D项开始依次进行检验;
D项,由第一段,可得公立医院诊疗人次最多、占比最高,说法正确,选D
C项,由第一段(2015年5月,全国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达6.4亿人次,环比提高0.3%)和第二段(2015年1-5月,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31.1亿人次),可得2015年一季度全国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31.1-6.4-(6.4/1.003)>18亿人次、月均诊疗人次超过6亿,说法错误,排除;
B项,由第一段(2015年5月,全国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达6.4亿人次,环比提高0.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为3.6亿人次,环比降低0.4%),可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环比降低、并未起到拉动增长的效果,说法错误,排除;
A项,文段中并未给出2015年前三个月全国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的数值,无法推出逐月增加,说法错误,排除;
90.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可以推出的是:
A.2015年1—5月,全国二级公立医院人均住院费用增长快于三级公立医院
B.与上年同期相比,2015年5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和出院人数均有所降低
C.2015年5月,全国三级公立医院人均住院费用比二级公立医院高7216.2元
D.与上年同期相比,2015年5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出院人数减少了约2.4万人
楚香凝解析:从D项开始依次进行检验;
D项,由第三段(2015年5月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出院人数为333.4万人,同比降低0.7%),可得同比减少量=333.4×0.7%/(1-0.7%)≈2.4万人,说法正确,选D
C项,文段中并未给出2015年5月,全国三级公立医院和二级公立医院的人均住院费用,无法推出,排除;
B项,由第一段(2015年5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为3.6亿人次,同比提高0.7%),可得2015年5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同比提高,说法错误,排除;
A项,由最后一段(2015年1-5月,全国三级公立医院人均住院费用为12536.8元,与去年同期比较,按当年价格上涨4.3%,按可比价格上涨2.9%;二级公立医院人均住院费用为5320.6元,按当年价格同比上涨3.5%,按可比价格同比上涨2.2%),可得二级公立医院人均住院费用按当年价格和可比价格的增长率均慢于三级公立医院,说法错误,排除;
二.
91.假设甲分公司有意愿提升职务的职工有150人,那么该分公司有意愿提高薪酬的职工人数比有意愿参加培训的职工人数:
A.少100人
楚香凝解析:考查比重问题;由图表(甲分公司有意愿提升职务的占比30%、有意愿提高薪酬的占比30%、有意愿参加培训的占比20%),可得甲分公司总人数=150/30%=500人,有意愿提高薪酬的职工人数比有意愿参加培训的职工人数多500×(30%-20%)=50人,选C
92.甲、乙、丙3个分公司中,有意愿提高薪酬的职工人数最多的是:
A.甲分公司
楚香凝解析:考查比重问题;文段中并未给出甲、乙、丙3个分公司各自的总人数,所以无法确定,选D
93.根据该总公司所属3个分公司职工意愿调查结构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分公司中有意愿提高薪酬的职工占比最高
B.乙分公司中有意愿参加培训的职工比有意愿提升职务的职工少20%
C.甲分公司中有意愿参加培训的职工比有意愿提升职务的职工少33.3%
D.甲分公司中有意愿提高薪酬的职工人数多于有其他意愿的职工人数
楚香凝解析:从D项开始依次进行检验;
D项,由图表(甲分公司有意愿提高薪酬的占比30%),可得甲分公司中有其他意愿的占比=1-30%=70%,30%<70%,说法错误,排除;
C项,由图表(甲分公司有意愿参加培训的占比20%、有意愿提升职务的占比30%),可得甲分公司中有意愿参加培训的职工比有意愿提升职务的职工少(30-20)/30≈33.3%,说法正确,选C
B项,由图表(乙分公司有意愿参加培训的占比15%、有意愿提升职务的占比35%),可得甲分公司中有意愿参加培训的职工比有意愿提升职务的职工少(35-15)/35=4/7,说法错误,排除;
A项,由图表(乙分公司有意愿提升职务的占比35%、有意愿提高薪酬的占比25%),可得乙分公司中有意愿提高薪酬的职工占比不是最高,说法错误,排除;
94.根据该总公司所属3个分公司职工意愿调查结构的情况,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有(
(1)如果该总公司人数共1500人,则乙分公司有意愿改善工作环境的职工有125人
(2)丙分公司中,有意愿提高薪酬的职工人数最多
(3)在该总公司职工中,有意愿提高薪酬的职工在职工总人数中占比最大
A.3
楚香凝解析:从(1)开始依次进行分析;
(1)图表中并未给出三个分公司的人数关系,所以无法求出乙分公司的总人数,不一定正确;
(2)由图表(丙分公司有意愿提高薪酬的占比40%)、占比最多,说法正确;
(3)由图表(乙分公司有意愿提升职务的占比35%、有意愿提高薪酬的占比25%),所以在该总公司职工中,有意愿提高薪酬的职工在职工总人数中占比不一定最大,说法错误;
综上所述,说法一定正确的只有(2),选C
95.假设甲、乙、丙3个分公司的职工人数相同,总公司某年度计划对3个分公司中有意愿提升职务的职工进行职务提升,晋升比例为每5位有意愿的职工中提升1位,那么:
A.甲分公司获得职务提升的职工人数不一定比乙、丙的少
B.乙分公司获得职务提升的职工人数不可能多于甲分公司
C.甲、乙、丙3个分公司获得职务提升的职工人数之和将超过甲分公司职工总人数
D.乙、丙分公司获得职务提升的职工人数不一定相同
楚香凝解析:由图表(甲分公司有意愿提升职务的占比30%、乙分公司有意愿提升职务的占比35%、丙分公司有意愿提升职务的占比35%),从D项开始依次进行检验;
D项,乙、丙分公司总人数相同、获得职务提升的职工占比相同,可得获得职务提升的职工人数相同,说法错误,排除;
C项,假设甲、乙、丙3个分公司的职工人数都是100人,可得甲、乙、丙3个分公司获得职务提升的职工人数之和=(30+35+35)/5=20人、小于甲分公司职工总人数100人,说法错误,排除;
B项,假设甲、乙、丙3个分公司的职工人数都是100人,甲分公司获得职务提升的职工有30/5=6人、乙分公司获得职务提升的职工有35/5=7人,说法错误,排除;
A项,假设甲、乙、丙3个分公司的职工人数都是10人,可得3个分公司中有意愿提升职务的职工人数都是3人、3个分公司获得职务提升的职工人数都是0人,说法正确,选A
三.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列96~100题。
96.2008年至2015年,各类工业污染治理投资中,投资额呈先下降后增长趋势的有:
A.3个
楚香凝解析:考查读数比较;由图表,可得2008年至2015年,治理废水:下降→上升→下降→上升、治理废气:下降→上升→下降、治理固体废物:上升→下降→上升→下降→上升、治理噪声:下降→上升→下降→上升→下降→上升、治理其他:下降→上升→下降→上升→下降→上升,其中投资额呈先下降后增长趋势的有0个,选D
97.2012年至2015年,治理噪声投资额的年均增长率约为:
A.23%
楚香凝解析:考查年均增长率;2012年×(1+R)3=2015年,由图表可得(1+R)3=27892/11627≈2.4,结合选项,选B
98.与2015年相比,2008年治理废气投资在污染治理总投资中占比:
A.约低45%
楚香凝解析:考查比重的差值;由图表,舍去后四位可得2015年治理废气投资在污染治理总投资中占比=521/773≈67%、2008年治理废气投资在污染治理总投资中占比=265/542≈49%,选D
99.2008年至2015年,治理废水投资和治理废气投资差额最大的年份是:
A.2009年
楚香凝解析:考查减法计算比较;由图表,舍去后四位可得四个选项分别为232-149=83、640-124=516、789-115=674、521-118=403,选C
100.根据上表,下列叙述必然正确的是:
A.与2008年相比,2015年各类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在总投资中占比增幅最小的是治理废水投资
B.2008年至2015年,治理固体废物年均投资额约为22亿元
C.与2008年相比,2015年各类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在总投资中,年均投资增长额最小的是治理噪声投资
D.2008年至2015年,工业污染中问题最为严重的一直是废气污染
楚香凝解析:从D项开始依次进行检验;
D项,由图表,可得2008年至2015年各类污染投资额中最多的一直是工业废气,但是无法推出工业污染中问题最为严重的一直是废气污染,说法错误,排除;
C项,只需要比较2015年与2008年的投资差额即可;由图表,可得治理噪声投资的差额=27892-28383=-491万元、治理固体废物的差额=161468-196851=-35383万元,所以年均投资增长额最小的不是治理噪声投资,说法错误,排除;
B项,由图表,高位叠加法可得2008年至2015年治理固体废物年均投资额=(196851+218536+142692+313875+247499+140480+150504+161468)/8≈1571000/8 <20亿元,说法错误,排除;
A项,由图表,可得与2008年相比,2015年各类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在总投资中占比增幅情况,治理废水:(118/773)-(194/542)≈15%-36%=-19%、治理废气:(521/773)-(265/542)≈67%-49%=18%、治理固体废物:(16/773)-(19/542)≈2%-3%=-1%、治理噪声:(2.7/773)-(2.8/542)≈0.3%-0.5%=-0.2%、治理其他:(114/773)-(59/542)≈15%-11%=4%,占比增幅最小的是治理废水投资,说法正确,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