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

(2019-07-02 17:54:43)
分类: 教学设计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
一、教学思路与设计理念
【教学思路】
先引导学生理解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接着,借助插图,由扶到放,让学生通过朗读、演示、讨论等多种形式,理解讲小鱼、老黄牛、燕子尾巴作用的词句并了解它们尾巴的功能。最后,诱导学生瞻前顾后,弄懂壁虎尾巴能帮助爬行和保护自己的功能,以及可以再生的特点。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融入角色,体会课文的情感,从而与故事的主人公产生心灵的共鸣。
二、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小壁虎借尾巴》是教科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它是一篇童话,主要讲了一件小壁虎借尾巴的事,按着小壁虎挣断尾巴、借尾巴、又长出新尾巴的过程来写的,向孩子们介绍了各种动物尾巴的作用。
【学生分析】
 小学低年级儿童,抽象思维能力差,好奇心强,无意注意占主体,任何新鲜事物的出现都能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为了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中来,在教学中,我利用了实物投影、实物(小金鱼)、简笔画、小壁虎图片以及音乐磁带和头饰等生动形象的教具来吸引学生,让学生从大量形象的感知中,逐步掌握课文的重点、突破难点。
【教法分析】
 本课的教学以“突出一个特色,‘遵循四个原则,落实两个结合”为指导思想设计教法、学法、以及教学程序。“一个特色”培养学生自读会读。遵循哪四个原则呢?
1.“三为主”原则,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主线;
2.直观性原则,充分利用直观形象、激发兴趣、创设情景。
3.文道统一原则,在学习课文时,教育学生讲文明、懂礼貌。
4.课内外联系原则,让学生把课堂知识向课外阅读、观察、研究这一应用上延伸,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在目标上落实两个结合,即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把握科普童话教学特点,又把语言文字的训练与逻辑思维训练结合起来。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本课的教法主要用导学法即“讲—— 扶——放”、直观法、朗读式教学法。学法是自读、读中思考、读中讨论、举—反三,贯彻“自读、会读”这一精神。
三、教学目标
1.借助插图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鱼、老黄牛、燕子尾巴的功能及壁虎尾巴的特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3.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四、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讲小鱼、老黄牛、燕子尾巴作用的词句并了解它们尾巴的功能。难点是理解壁虎尾巴的功能和可以再生的特点。
五、教学用具:课件、课文视频、小壁虎、小鱼、老黄牛、燕子图片等。
六、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瞧,这是谁呀?生:小壁虎
2.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个有关小壁虎的故事,(出示课题,并板书)学生齐读:小壁虎借尾巴。(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好轻声字“尾巴”)
  3.看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问号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小壁虎你的尾巴到哪儿去了呢?向谁借尾巴?怎样借?借到了没有?等等)
  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认读词语:墙角、挣断、逃走、借尾巴、飞来飞去、游来游去、拨水、赶蝇子、游来游去、房檐。 
2.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边听录音,边思考。
3.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4.分段接读课文。 思考:小壁虎为什么要去借尾巴?
  三、看图导学第一、二自然段。
  1.小壁虎为什么要去借尾巴呢? 
  2.请同学们用上“因为……所以”,说说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因为小壁虎的尾巴断了,所以它要去借尾巴)
  3.那小壁虎的尾巴为什么会断呢?(一条蛇咬住了它的尾巴,小壁虎一挣,就挣断了)
  4.出示断尾巴的小壁虎。大家可以看出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用处、特点?(尾巴长得不牢,用力一挣就断了,可以保护自己)(板书:挣断、保护自己)
  5.指导学生朗读“小壁虎/一挣,挣断尾巴/逃走了。”(注意轻重、停顿)
  6.小壁虎尾巴断了,要去借尾巴。它要去借尾巴的另一个原因是什么呢?像刚才那样,用上“因为……所以”说一句完整的话。(因为没有尾巴很难看,所以小壁虎要去借尾巴。相机引导学生读准“难”字的音)
  7.小壁虎没有了尾巴,心里感到怎样呢?(难过)从哪里看出来的?(“没有尾巴多难看哪!”)
  8.指导学生朗读“没有尾巴/多难看哪!”(注意语气、重音、停顿)
9.小壁虎尾巴断了,很难看。它打算怎么办呢?
10.默读3-5自然段,小壁虎都向谁借了尾巴?(用“先……然后……最后……”说话)它先向小鱼借尾巴,然后向老黄牛借尾巴,最后向燕子借尾巴。(贴小鱼、黄牛、燕子图片)那小壁虎是怎样向它们借的呢?借到了没有呢?为什么呢? 
  四、看图导学第三自然段。
1. 小壁虎爬到小河边看到了什么呢?(看见小鱼摇着尾巴,在河里游来游去)指名演示理解“摇”。(板书:摇)那小壁虎是怎样向小鱼借尾巴的? 
2.出示两句话,小壁虎说:“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小壁虎说:“小鱼,你把尾巴借给我!”指名朗读,进行比较:这两句话有哪些不同?(相机指导学生从“姐姐”“您”“行吗”这些词中,可以看出小壁虎是用商量的语气在跟小鱼说话,很有礼貌,随机进行渗透教育:同学们也要做讲礼貌的孩子)
  3.指导朗读“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注意停顿、重音及语气)
  4.那小鱼有没有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呢?(没有)为什么小鱼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呢?(要用尾巴拨水。演示理解“拨水”)(板书:拨水)
  5.因为小鱼姐姐要用尾巴拨水,所以只能很为难地对小壁虎说“不行啊”。谁来读小鱼的话?要尽量读出这种语气来。(分角色朗读,教师作适当指点)
  6.分角色练读小壁虎和小鱼的对话。
  五、小组交流,自学4-5自然段。
1. 四人小组交流小壁虎向小鱼没有借到尾巴,又去向谁借尾巴呢?
2.请同学们看图,像刚才那样,说说画面内容。(小壁虎爬到大树上,向老黄牛借尾巴)(板书:大树上)
  3.结合学生交流的情况,重点指点学生理解老黄牛尾巴的功能。什么叫“甩”?(生板书:甩)生贴词卡:赶蝇子。
  4.老黄牛要用尾巴赶蝇子,小壁虎又没有借到尾巴。这节和第三自然段内容上有所不同,但朗读的语气、重音、停顿是基本相同的。谁来朗读?(请同学每人分角色朗读。结合学生朗读,进行适当指导:老黄牛的话可读得低沉、慢一些)
  5.分角色朗读小壁虎和老黄牛的对话。
  六、看图自学第五自然段。
  1.小壁虎向老黄牛没借到尾巴,又去向谁借尾巴? 
  2.组织学生自学并分小组讨论,教师边巡视边作适当指点。
  3.检查自学情况。结合学生回答,重点指导学生理解燕子尾巴的用处。(相机演示理解“摆”及燕子通过摆尾巴“掌握方向”——燕子的尾巴像一把剪刀,尾巴朝西偏,燕子就往东飞;尾巴向东偏,燕子就朝西飞。随机贴词卡:掌握方向)
 七、学习课文第六、七自然段。
  1.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怎么样?(很难过)。什么叫“难过”?
  2.小壁虎难过地爬回家,把它借尾巴的事“告诉了妈妈”。
  3.妈妈听了小壁虎借尾巴的事,笑着说小壁虎是“傻孩子”。那什么叫“傻孩子”?妈妈为什么叫小壁虎“傻孩子”?(一是小壁虎去向小鱼、老黄牛、燕子借尾巴,它们的尾巴都有用处,借不到;二是小壁虎能自己再长出尾巴,不用借)指导朗读妈妈的话。
  4.听了妈妈的话,“小壁虎转身一看,高兴地叫起来。”小壁虎为什么这么高兴啊?谁能用高兴的心情读一下小壁虎的话?要把高兴劲读出来。
  5.指导朗读“我/长出一条/新尾巴啦!”(注意感情、停顿、重音)
  7.从这里你可以看出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特点?(断后过一段时间能再长出新尾巴)(板书:再生)
  八、总结课文,延伸拓展
1.根据板书梳理课文谁能完整地说说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用处和特点?(小壁虎的尾巴能帮助爬行,它长得不结实,可以自动切断保护自己,断后过一段时间,又能长出新尾巴)
  2.自然界中哪些小动物的尾巴有自己的功能?(猴子、松鼠、骏马等等)
3.学了这篇课文增长了哪些知识?(动物的尾巴不同,用处也不同)
板书设计:
                         小壁虎借尾巴
                      挣断尾巴壁虎图
              借                    断     保护自己    
            小鱼图——摇    尾   ——拨水
            黄牛图——甩         ——赶蝇子
            燕子图——摆    巴   ——掌握方向
                  长出新尾巴壁虎图            再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