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长安街大1路公交车为“北京通”开刷

(2022-04-11 16:54:57)

   用长安街大1路公交车为“北京通”开刷2022411;星期一)

 

其实人的一生之路的全过程就好比是英国女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小说《尼罗河上的惨案》,所有人大结局都是同样的,就是我们的“惨死”(唯物主义者们,莫怕!),而生活着的这几十年呢,我们每个人就是小说中那个大侦探“比利时小人”波洛,一路猜着迷、破着案子,直到找出那个最终让我们消失于人世的“元凶”(死因)和一路上每个关口上不同的详细感觉。

 

我中午头一次用“北京通”免费坐公交车时所破的“案子”,就是究竟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本来想去坐地铁,碰巧大1路公交车从长安街上过来了,这才想起来:“对呀,有了“北京通”我就能免费坐公交车了!”。于是,我的身子就窜了上去,第一次唰卡时刷的地方不对,第二次才听得那声等待了六十年的声音:“敬老卡!”——还真灵!

 

人生的这道关隘,就这样轻易而过。

 

下车还要用,就挂在了脖子上。

我发现坐在座位上的那些老年人们竟没一个把敬老卡挂脖子上的。

你们真傻!

 

我还侦探到了第二个免费坐车的奇特感觉,就是一旦你做到那宝贝座位上,你人生头一次——当身边再来个老年人时,你大可不像上次坐车那样一心想着让座,你很坦然,因为胸前悬挂老年卡的你已经加入被让座的那个群体。

 

直到永远。

真刺激!

 

《尼罗河上惨案》最后一句话是“take it easy”,开始有几种译法,只有最后那个最酷——“悠着点!”。

 

当我第二次听完“敬老卡”、完成人生头一遭免费乘坐我最爱的北京公交车(我写过一部书《我爱北京公交车》)的全过程后,我一个大步蹦跳下大1路,对自己说的就是那句话:“你悠着点!”

 

到此为止,我的“北京通”所有“处女使用程序”全部完成,它们分别是1)让“先有潭柘寺(第二句:后有北京城)开名胜古迹的光;2)让举市瞩目的玉渊潭樱花节开北京公园的光;3)让中华第一街的长安街大1路公交车开免费乘车的光。

 

1(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