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题一技抓过程与细节审题立意——事件类材料作文例谈

(2020-12-03 16:51:49)
标签:

教学研究

高质学习

分类: 写作探妙

抓过程与细节审题立意

——事件类材料作文例谈

四川省绵竹中学   龚志华

我校高三第一次语文月考,考了这样一个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位摄影师在中秋夜拍下的一段飞机“奔月”视频,非常漂亮!放在网上,引来大量点赞。

他本来是想拍月下飞鸟的,要知道拍摄用的高倍镜头特别重,推上去之后喘个大气都会让镜头发抖,他就这样一直吃着劲,在钱塘江边等了好几个小时,最后守来这只更大的“鸟”。

有人说这位摄影师拍摄到这样的好作品是一种幸运,有人说这是必然的结果。你认为呢?请写一篇文章 ,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和寓意,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这道作文题,简略却不简单。表面是一个人的行为表现,却又涵盖着“偶然”与“必然”的逻辑关系。

就材料来说,这是一则事件材料,要求得立意准确,务必关注事件的过程与细节。

我们不妨作这样的审读:

先是过程

准备到行动

 

再是细节。我们来细看材料。

准备:1、选择中秋月夜;2、高级装备——高倍摄像机。由此可见,准备是充分的。

3、愿望——“想拍月下飞鸟”,可以想到一个词语,这就是“立志”,显而易见,志向是高远的。

行动

细节1:“将拍摄用的(特别重)的高倍镜头推上去,”“一直吃着劲”——我们可以想到一个关键词,这就是“忍耐”

细节2:“在钱塘江边等了好几个小时” ——我们可以想到的另一个关键词,则是“坚守”

结果:

飞机“奔月”。——我们可以这样评价,这是意想不到的成功。

于是这篇文章的观点框架就基本搭建起来了:

一个人(一件事)要成功=充分准备+积极行动

先要立志

然后要积极行动,积极行动=忍耐+坚守

接下来,我们从逻辑层面进行深度思考:

“幸运”观——反映的是“偶然性”

“必然”论——反映的是“必然性”

“偶然性”既指“拍月下飞鸟”,也指“飞机奔月”,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几率很小的。尤其是后者。

如果仅就此来想,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因为这件事关乎的是人生的意义,做事的意义。

所以我们可以说,摄影师的成功确有幸运的成分,但就人生和事件趋向来说,则是必然的。即使是拍不了“飞机奔月”,即使是拍不了“月下飞鸟”,那高远而神秘的秋空何尝不是一种难观的美景呢?

我们不能因为走向成功的路上,充满着偶然性,就放弃目标,就放弃成功。有时,失败何尝不是一种特殊的成功,于自己来说是教训,于别人来说则可成为经验。

最为关键的是命题者的提示,要注意挖掘“事件的寓意”——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至此,这篇作文就可敷衍开来,少则800字,多则上千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