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车下风”解

(2019-11-18 22:24:20)
标签:

高质学习

教学研究

分类: 语文知识研究

 “从车下风”解

四川省绵竹中学  龚志华

晚上见到徒弟马艳老师发给我的短信,学生见到“故敝邑秦王使使臣献书大王之从车下风,须以决事”这一句话,不知如何译。她四处都没找到翻译,于是问了我。显然难就难在“从车下风”这一短语。

我的答复如下:

 “下风”指人之下位,“从车 ”指跟从的车。从语境上讲,“从车之下风”当是表谦恭之词。全句的意思是:所以秦王派我出使贵国,呈献国书,敬侯您的决定。

此语的出处在《张仪为秦破从连横说楚》。此句为张仪的说词。

张仪是个无所不用其极、心肠较为歹毒的说客,所以他的游说,大多以势压人、威逼利诱、恐吓敲诈。威逼是为了拆散合纵联盟、强迫楚国放弃与秦国敌对的外交政策,利诱是为了树立连横同盟、拉拢楚国加入连横战线、侍奉秦国。虽然张仪是在纸上谈兵、用语言说出秦国伐楚的军事部署,但武力的威慑、军队的逼近、战争的硝烟,仿佛已近在眼前,构成了谈判、交涉时的巨大筹码,足以引起楚王的恐惧,最终迫使楚国就范的,实际上就是这种语言背后的暴力威胁。

在用暴力威胁的同时,张仪批驳了一番论敌,指出了苏秦人格上的缺陷,借此污损敌人。并指出了合纵战略的致命弱点:用弱国去进攻强国,会使弱国越来越弱。对领军人物和战略观点的批判,使合纵战略成为无根之木。

其实暴力威胁和批驳合纵都是在"",如果仅有""而没有"",那么对方就看不到出路,就不能真正就范自己的意图。所以张仪在一整段""之后,开始了"",指出了连横事秦的众多好处,诱之以利,使楚王看到了放弃合纵、改用连横的光明前程。于是很快就被张仪说服了。

张仪虽为狼子野心,但外交辞令却是极为讲究的,表面下谦恭,实际上是诱敌之举,只可惜却让楚王中了圈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