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白、纳兰性德与《长相思》——兼答宋诗菡问

(2016-12-04 20:49:58)
标签:

高质学习

教学研究

文化

分类: 高质阅读

李白、纳兰性德与《长相思》
——兼答宋诗菡问

四川省绵竹中学   龚志华

 “思念”是诗歌永恒的主题。李白感慨,纳兰性德咏叹。虽属形式有别,但总的来说,情感大同小异。

李白的《长相思》共三首,内容如下: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此为第一首)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

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此为第二首)

 

美人在时花满堂,美人去后花馀床。

床中绣被卷不寝,至今三载闻余香。

香亦竟不灭,人亦竟不来。

相思黄叶落,白露湿青苔。(此为第三首)。

《长相思》属乐府《杂曲歌辞》,常以长相思三字开头和结尾。

第一首诗,分两段,段从篇首至美人如花隔云端,写诗中人在长安的相思苦情。另一段则从“上有青冥之长天”到诗末,写一场梦游式的追求。这首诗有所兴寄,抒写诗人追求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

整首诗,从长相思展开抒情,又于长相思一语收拢。在形式上颇具对称整饬之美,韵律感极强

第二首诗,首句渲染了愁苦迷蒙的相思气氛,奠定了整首诗的悲凉调子。接下来描写无法安睡的思妇,只好在月下弹一曲哀伤凄美的琴瑟,可是关山重重,天遥地远,纵有动听的音符,又弹于谁听呢?紧承这个疑问,作者继续写出,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思妇将相思托明日和煦的春风飞往燕然,送到夫君的手里 忆君迢迢隔青天独立成句,承上启下,以青天的夸张比喻两人相隔万里,从而引出下文思妇回到现实,顾影自怜独自凄凉的描写。昔日横波目,今成流泪泉形象而巧妙、夸张而令人信服地写出了相思成空的思妇的哀伤之状。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一句则深得含蓄隽永之妙,以思妇的口吻直抒对丈夫的思念。

第三首诗美人在时花满堂,美人去后馀空床两句诗,是写美人在时去后心灵的巨大落差。诗人不言他物,只选择一张空床,来突出美人离去后的孤独寂寞。看到床,他想到了什么呢?他大概想到曾经的床笫之欢,想到了美人的冰肌玉骨,想到了美人的温柔缠绵,想到了美人的娇羞软语吧。美人在怀时,他度过了多少个销魂的夜晚。良宵苦短,日高庸起,那相爱相守的一幕幕,而今,都化作了梦。美人在时,越是幸福快乐,她离去后就越是孤苦和思念。美人离开后,床上的绣被也被卷了起来,三年后还能闻到美人的余香。香气缭绕不绝,而美人还没有回来。多少相思,多少难眠之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这三首诗,《全唐诗》将其合在一起,题为《杂曲歌辞·长相思三首》。

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也是相思。全词如下: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这首词,描写将士在外对故乡的思念,抒露着情思深苦的绵长心境。全词纯用自然真切、简朴清爽的白描语句,写得天然浑成,毫无雕琢之处,却格外真切感人。

可以说,李白的《长相思》和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在形式与内容上是有些区别的。

李白的《长相思》是拟汉乐府杂曲歌辞,是诗,而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是依唐教坊曲《长相思》(双名《双红豆》《忆多娇》)拟的双翅小令,是词。后者相对于前者来说更为工巧。

在内容上,都表现相思这一主题,但所借有意象与情景却又有所不同。这就形成了它们各自的魅力。

 

赏析内容源于互联网,特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