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可吟唱,古文可rap
(2016-02-17 13:34:00)
标签:
教学研究文化 |
分类: 理想课堂 |
古诗可吟唱,古文可rap
四川省绵竹中学
文史哲相通,诗书画相连,只要是艺术就有交集。为此,语文作为语言艺术,与音乐是相通的,所以古诗可以吟唱,古文可rap 。
一、古诗的吟唱
作为教师,我们大都不可能为古诗作曲,也可能不会吟唱。但我们可充分利用音像资源和研究资料(如台湾成功大学王伟勇教授、台湾师范大学王更生教授的研究与实践,大陆歌手庞岩的吟唱,还有江苏凤凰电子音像出版社《中华古诗词吟唱》),同学生一块学吟学唱。
古诗吟唱,是诗词声情艺术的创作表现,不仅是为了求新寻乐,更是为了记忆与理解,提高阅读鉴赏能力,愉悦性灵,升华审美境界。吟唱诗词,可以增强记忆力。多次吟唱就会“其意自明”,因为吟唱有助于我们熟悉理解诗词意旨内容。吟唱还能让我们伴随着吟唱捕捉到诗中的形象,意境,获得感情上的效应和心灵上的通感,得到创作技巧上的启示。经常吟唱诗词,可陶冶情操,敦厚人品,温柔心地,增强悟性,净化心灵。
接下来,还要让学生明白吟唱的基本方法。
古诗词没有专谱专法,能依其章节、内涵、情蕴短长其调,摇曳其声。概括来说,这就是——“低吟小唱,平长仄短”。
所谓的“低吟”,这个“低”字,不是指声音的高低之“低”,而是说吟唱的声音清婉,柔软清细,缓慢摇曳,是与那种高亢激越劲声促节相对而言的。所谓“小唱”,指吟唱就配乐的规模大小,伴奏人数的多少而言。小唱即配以简单的乐器,单人独唱。
所谓“平长仄短”,就是诗词吟唱时,属于平声的字句或平声的韵脚必须长吟,并不是每一句中的每个平声字都要长吟。
古诗吟唱,按理是用古音古韵,但我们多学南派唱腔,这就可用白话方言来吟唱。
无论是按古音古韵,还是白话方音,都要诵(依诗词平仄规矩念出)、吟(依诗词平仄规矩咿唔之)、唱(伴着檀板、响板甚至击掌等尽兴地哼唱,音乐性增强,平仄差距缩短)、歌(音乐性更强,通过喉咙放出,更加注重抑扬顿挫变化)等。显然后三者的音乐性和韵味要强些。
古诗词吟唱于高中生来说,难度是有的,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熟悉起来。
二、古文的rap
古文与古诗不同,平仄、韵脚大都不讲求,但同样可rap。几年前温州80后语文老师就因《师说》rap而走红网络。
Rap也就是有节奏地说话,是一种特殊的唱歌形式。古文rap,可以配乐说唱。
古文Rap是要进行一定处理的。基本的就是大致做到结构整齐,关注押韵。说唱短句时,体现速度。总的来说,体现说唱结合的特点,要有些节奏与音乐感觉。
如《师说》第一段: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这一段,一是要去掉第一个“也”以求押韵,二是个别句子内部要注意停顿,以求节奏与韵脚。
语文天生具有娱乐性,而语文始终是要具有些游戏精神的,而古诗吟唱,古文Rap就是一种高级的语文游戏。
古诗吟唱,古文Rap,会让语文课出现一片新的天地,最大的可能是让学生就此爱上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