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式散文例说
(2016-01-14 14:39:47)
标签:
高质学习教学研究 |
分类: 高质阅读 |
小说式散文例说
四川省绵竹中学
小说式散文就是用小说的手法所写的散文。在中国现代作家中,蹇先艾就是一个习惯写小说式散文的大家,在高中语文读本《你的微笑》中就有一篇,这就是《茅店塾师——鲁游随笔之三》。
一篇旅游随笔,蹇先生是如何写的呢?
从选材和所写内容来看,蹇先生不是把风光名胜作为写作的重点,而是刻画了一个特定环境下的特殊人物——茅店塾师。
蹇先生先用如下一句快节奏的近乎当下网络小说短句的话,将我们引入茅店:
跨出了狭笼似的骡车,我和M君走进曲阜县城的一家茅店。
但是蹇先生并没有马上描绘茅店,而是“散开去”,写坐骒车到现在的心情变代(由“惊扰”到“安静”)和身体的疲乏以及“黄沙轻轻扑面”的联想与感受 ,还有对旅舍的渴盼。
接下来,就进入茅店了。先写伙计的接待和自己和M君的“古怪”装束。
这一些都是散文。
接下来就是对茅店内的细描。
我们的宿舍是一间像佝偻老人似的茅草房,里面的大小,类似船棚。窗户大约是为了充分地吸收空气起见,便采用十分简便的建筑法,把几根木柱很稀疏地嵌在墙中间。因为离厕所不远,绿豆蝇和饭蝇自然便开起队伍,袭进这没有防御工事的要塞,叮在墙上各处;兴会所至,它们也不惜翱翔着扰乱室内宁静。窗户的木栏又是热气输人的最便利的孔道,把屋子变成了火上的蒸笼。一张条桌和两张大床已经占据着全屋面积四分之三,人只能在床桌之间伫立或者坐下。
这样的“茅店”带来的是湿透全身的汗水和蚊子的太猛烈的叮咬。
蹇先生和M君自然难以安睡。
如此境遇之下,“早有了一个人光着臂膊铺了一床席子,躺在那里。”谁呢?就是题目所提的“茅店塾师”。
蹇先生接下来便没有写“茅店塾师”的面貌,一是晚上无法观看,二是这样一个人出现,自然是声音先行。M君误认为是伙计,先是一声大喊,引来的只是“茅店塾师”自顾自的行动,“扇着芭蕉叶,毫不理会”。随着M君的“继续命令”,“茅店塾师”由无声终于有声:
“俺不是伙计!”一个倔强的回答从地下跃起来。
“从地下跃起来”用语极为漂亮,由下而上,正如“茅店塾师”由下窜上的心火,明显是震怒。
于是蹇先生和M君“把灯放在花盆边的凳子上”。这一下两人见出了“茅店塾师”的面貌。文章是概略描述:
对方是个头上盘着辫子的白胡子老头。
“M君很难为情,借故走向街门去了”。蹇先生“却拿了一个凳子打横坐着,在灯下赶看一本英文的《泰山指南》”。
这一下引发了“茅店塾师”的好奇心:
忽然翻身坐起来,鼓着眼睛问我道:“你念的是什么书?”
蹇先生“正在翻阅着那本书的插图,没有把他的话听进去”,“茅店塾师”发话并有了系列化举动:
“把你念的书念几句给俺听听,是不是圣书?我们这条街上差不多见天晚上都有人说圣书。”
他很正经地从裹肚内取出一副老光眼镜来戴上,拿过书去,只瞥了一瞥,马上就还回来,翘着嘴,很不满意地说:
“这是洋书俺不看,俺也看不懂。”
把眼镜收好,接着又摇晃了一下他那道士似的脑袋,表示着鄙夷的态度。
这是典型的小说勾勒,表现出“茅店塾师”鄙夷洋书的态度。
随着M君的走回,又有一次对老塾师的外貌刻画:
老头子神气并不显得粗野,在我们眼中越来越温文;不过个性很倔强,这大约正是一般山东人的本色。在黯淡的灯光底下,隐约可以看出他的饱经世故的三角形脸上,布满着忧郁的成分。鼻子发红,也许是喝酒太多的缘故。
“茅店塾师”的倔强、温文、忧郁实显。
再接下来,有语言交锋:
“你们都是学堂的吧?”
“不错,俺们是学堂的。”M君学着山东腔调回答。
“俺的儿子也是在济南上学堂。”老头子表示上学堂的不足为奇,而且这种人是他生平最看不起的。
“尽念洋书,俺不叫念咧,俺叫他回来咧,俺叫他做庄稼,也不叫念咧。为什么学堂里不念经书呢?”
“为什么一定要念经书?”我这样反问道。
“生在孔子的地方,不念经书!”他提出一个很冠冕堂皇的理由来答复。
M君忍不住抿着嘴笑了起来。老头子眼睛尖,早巳看见了,大声指斥道:“笑什么?我问你,《四书》你背得上来吗,你笑!我们这儿衍圣公是念经书的,他是孔子的后代,大家都应该拿他做模范。他从前也请两个老师,一个教经书,一个教科学;如今专门念经书,把教科学的老师辞了。这个俺赞成,把经书读通了,什么不会!还念啥科学!”
通过语言交锋,我们明白,茅店塾师“倔强”进一步显现。他固执地维护孔孟之道,与他看法不同就大声训斥。
当然他也有脸露笑容的时候,是因为把误把蹇先生和M君对他说教的沉默误认为是接受他的观点,于是神情有了变化:
严肃的脸色渐渐变成笑容
茅店塾师最终表现出友好和和善。
这篇散文所刻画的是一个典型的敬圣崇经的老人,散文中还有他的一处代表性话语:
你们念书的人不要忘记孔子,没有他的四书五经,不用说你们学生,中国早就亡了。到大成殿同孔林,你们都要磕头才能表示尊敬啊!
由上面典型的小说式的人物刻画,我们知道,蹇先生这篇散文是为了刻画旅途中所见到的一个保守自尊、不卑不亢的老塾师。他容不得半点对他的鄙视与不恭。这位老塾师并不是特别可憎,他守旧却不怪癖,倔强而不粗野,也对周围的人和事关注,甚至还抱着一种好奇心。
作为小说式散文,蹇先生把重心放在人物刻画上,除了老塾师个性鲜明,他自己的持重和M君的少年气盛,也显得准确传神。这些人物又都出现在独特的背景画面里,显得妙趣横生,又耐人寻味。
由此文,我们可以看出,小说式散文除了选材和内容有些特别外,还有布局与构架,与散文一致的地方是跌宕多姿,曲折多变,由实而虚,由形入神,但散而不乱,形散神聚。
于本文来说,它也有些许风景描述,还有游踪交待,不过这些都不是主要的,所以完全可以把它看作是小说式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