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与慢读
(2014-11-23 23:07:03)
标签:
情感高质学习 |
分类: 高质阅读 |
快读与慢读
四川省绵竹中学
快读与慢读,在有的人看来,仅是速度的不同而已。中学生快读,每分钟在500字到600字之间,慢读在200字至250字之间。
其实不仅如此,快读与慢读还有其特别的意义。
快读主要用于略读,适用于实用类文本,以快速捕捉信息为指要,以识记快、理解快、阅读快为旨归。这是快读的教学意义。
快读又叫 “全脑速读”。阅读时充分调动了左右脑的功能作用,各自发挥左右脑的优势共同进行文字信息的形象辨识、意义记忆和理解。
快读,不仅加快了阅读速度,而且还锻炼了头脑机敏,充分挖掘大脑的智慧潜能,提高了学习效率。这是快读本位意义。
快读,适合信息时代知识激增的需要,可扩大阅读面。这是快读的时代意义。
科学研究证明,人们通过视觉获得的信息知识,占人的信息知识总量的90%,而50%是靠阅读得来的。能否进行快读,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关键。这是快读的未来意义。
那么,慢读呢?
慢读主要用于精读,适用于文学类文本。慢读可伴随声音,可演绎感情,“激昂处还他激昂,委婉处还他委婉”,还可细品细嚼,细思深想。
慢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可调动多种感官参与阅读,做到“眼到、心到、口到”,对于新知识的学习、言简意丰的材料的理解、文学作品的鉴赏都是不可少的。
事实上,快读与慢读都有优势,都有缺陷。
快读的缺陷是理解不深不透,不适用于专业阅读与精读。
慢读的缺陷是节奏慢,密度小,空隙大,往往会使其他思想乘虚而入造成注意力分散。
作为现代社会中的人,既要会快读,又要重慢读,要注意根据需要与文本实际进行选择,让快读与慢读各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