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边城》:黄狗、鸭、鱼及其他

(2014-06-02 11:53:49)
标签:

理想课堂

高质学习

教育

分类: 高质阅读

《边城》:黄狗、鸭、鱼及其他

四川省绵竹中学  龚志华

 

在《边城》呈现的世界里,人与自然和谐相融

 

边城人生活在美丽的水边,具有水一样的“善”行。

老船夫在小溪里摆渡五十载,“善”就流淌了五十载。

“水”就是边城人性美的写照。

 

老船夫和孙女翠翠住在白塔下,受着那白塔的庇护。

白塔守着翠翠睡,也守着翠翠梦,守护着她的爱的幸福,就如她爷爷老船夫。

“白塔”某种程度上就是爱的温暖的象征。

 

翠翠的生命世界里少不了水、白塔,也少不了虎耳草。

傩送的歌声唤起了翠翠爱的萌发,由梦到自己得到了虎耳草”“又摘了一把虎耳草,到出门掘竹鞭笋,竹篮里除了十来根小小鞭笋,只是一把大的虎耳草。

“虎耳草显然是翠翠情窦初开的情感的载体。

以上是自然之物,静态的生命之物

本文主要谈其他三种自然生物,动态的生命之物,这就是黄狗、鸭、鱼

 

《边城》中的黄狗不仅是一只忠诚的狗,而且具有""的特质。

黄狗首先是翠翠家不可或缺的成员,像一个忠诚的看护人,自始至终,守护翠翠和她的爷爷。黄狗成了翠翠与爷爷的不可割舍的亲人,成了他们生活中的好帮手。

黄狗还是翠翠爱的情感的传递者、伴随者。

当傩送从河里湿淋淋的爬上岸,翠翠身边的黄狗,仿佛警告水中人似的,汪汪地叫了几声,让傩送注意到翠翠。

接下来,傩送说:“大鱼咬了,你可不要喊,”

那黄狗好像明白翠翠被人欺辱了,又汪汪吠起来……

翠翠便喊狗、狗,你叫人也看人叫。

翠翠意思仿佛只在告给狗那轻薄男子还不值得叫,但男子听去的却是另外一种好意,放肆地笑着,不见了。

黄狗无意的犬吠,让傩送产生了“误会”的好意。

黄狗在翠翠和傩送的第一次相会中起到了翠翠传声筒的作用,同时建立起了翠翠与傩送之间微妙的感情联系。

又一个两年后的端午节,黄狗先在太阳下睡着,忽然醒来便发疯似地乱跑,过了河又回来,黄狗的这一不同寻常的举动引起了翠翠的注意。

这引起了翠翠对两年前端午节相遇的回想。引起了翠翠对二老的思念。

又是翌年的端午节,二老傩送邀翠翠和爷爷去看赛龙舟。

他安排翠翠在吊脚楼上去看热闹,翠翠因注意到黄狗不在身边时,便离了座位,在楼上各处寻着她的黄狗,她一面在人丛中找寻黄狗,一面听人家正说些什么话。这下翠翠听到了王团总的女儿以碾坊作陪嫁想同二老成婚,以及二老却喜欢一个“撑渡船”的消息,由此翠翠脸发着烧,心理却想着“黄狗跑到什么地方去呢?

“……碾坊陪嫁,稀奇事咧。就在翠翠又脸红又气恼的情况下,傩送产生了误会,他以为翠翠不欢喜自己所以不想理自己。

而翠翠注意二老傩送下了水,又看到黄狗从对面泅水过来,把水抖着却跳跃不已。翠翠便说:得了,你又不翻船,谁要你落水呢?翠翠一语双关,既是对黄狗的失踪而生气,又隐含着对“碾坊陪嫁”的排斥和反感。

在小说结尾处,傩送下桃源离去,是黄狗同翠翠守在渡船,共同等待着傩送的归来。

由此可以见出,黄狗在翠翠恋爱中所起的作用。

黄狗映射了翠翠和她爷爷的孤独的生活状态与心理状态。

说一开篇就有这样一段介绍:

有一条小溪边,溪边有一座白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这样的生活状态,注定黄狗与人都是孤独的。

黄狗是孤独的,请看:

直到上岸后……眼见到那只陌生的狗上山去了,也必跟着追去,或者向狗主人轻轻吠着,或者逐着那个陌生的狗,必得翠翠带嗔恼的嚷……,于是这黄狗赶快跑回船上来,却依然满船闻嗅不已……只间或又像想起什么似的,轻轻地吠几声。

黄狗的孤独,在于没有同伴,尽管它有着翠翠与爷爷的怜爱。

翠翠呢,虽有着爷爷的如母亲般的呵护与疼惜,但在恋爱与婚姻的行动方面却是孤独的。她爷爷并不能真正理解她作为一个青春少女的情怀。她感到心中有些薄薄的凄凉,觉得这日子成为痛苦的东西了。当她为这无奈的生活而痛哭时,外公不能明白她内心的哀痛,只用不切实际的话来哄她。天保和傩送为了她唱歌决斗,她却毫不知情,只能在梦中希望爱情的实现,现实好像和她毫不相干。最后天保闯滩而死,傩送离家出走,外公为她的婚事忧愁而亡,她却并不能了解这一切前因后果,只能凄凉地守着渡船,等待着心上人的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没有人能告诉她要孤独地等到什么时候。

她爷爷也是孤独的,因为女儿和女婿的悲剧,在他心里留下不可磨灭的伤痕。翠翠痛哭让他觉得莫名其妙,他给孙女讲母亲的故事,更让孙女感触不已。对于天保兄弟的选择,他却没有直接告诉翠翠,反而让孙女心中不免有点乱。他既爱孙女,又害怕她再走母亲的老路,却不能直接说出来。以后因天保的死造成孙女的悲剧,他又无能为力,不能向任何人求助诉说,只能撒手而去。可以说他是在孤独中死去的。

当然,黄狗受到翠翠的训导,还反映了翠翠的温柔的个性。

如:

黄狗首先听到蓬蓬鼓生掠水越山时的声音时,便发疯似的乱跑,过了河又跑回来,翠翠问它骂它:狗、狗,你做什么,不许这样子在一次摆渡,有人携狗上城时,黄狗又不安分起来,于是翠翠带点儿嗔恼的跺脚嚷着:狗、狗,你狂什么,还有事情你就跑啊?于是这黄狗赶快跑回船上来参加工作,却依然在船里闻嗅不已。翠翠说:这算什么轻狂举动!跟谁学得的,还不好好蹲到那去?!”    翠翠对黄狗的小小批评,让我们感受到她那像水一样的温柔、亲和的品性。

可以说,黄狗成了翠翠与她爷爷心理和情感的依托,代表着动物和人的关系回归到生命沟通的关系,彰显着边城人的生活状态和生命状态。

 

说到《边城》,“鸭”是不能不提的。

《边城》在描述端午节的习俗时,就这样写到:

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派兵士把三十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上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赶鸭子。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于是长潭换了新的花样,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

追鸭恐怕不只是游戏,也仅是为了占有显能,还有着这样的文化内涵:养鸭吉利,可以不断香火。

更为重要的是,它传递着寻觅爱情的信息。

请看:

潭中那只鸭子慢慢的向翠翠所在的码头边游过来,翠翠想:“再过来些我就捉住你!”

但那鸭子将近岸边三丈远近时,却有人笑着,喊那船上水手。那人已经把鸭子捉到手了,另外一个人说捉到鸭子的那人:你这是捉鸭子,将来捉女人,一定有同样本领。

这里捉到鸭子的人是二老傩送,捉鸭成了“寻欢觅爱”的代名词。

再看后来发生的情节:

过后的端午节大老送了一只鸭子给翠翠,翠翠却说:谁也不稀罕那只鸭子

爷爷却和翠翠开玩笑说:二老捉得鸭子,一定又会送给我们的。

前者表明翠翠不喜欢大老天保,而喜欢二老傩送。翠翠爷爷说二老捉的鸭子一定会送给翠翠,是因为爷爷知道二老喜欢翠翠,才敢如此笃定地说。

由此可见“捉鸭”“送鸭”都传达出爱情的信息。

 

最后说说“鱼”。

不知大家注意了没,《边城》写翠翠与傩送相识时多次重复“大鱼咬你”这一细节。究意有没有什么意蕴呢?

答案是肯定的。

翠翠从心里喜欢傩送,所以傩送说的“大鱼咬你”这话就深深地印在她的心头,实际上已经附载着爱情的信息“鱼”与“爱情”联系了起来,便成了“爱情”的象征。

“大鱼咬你”这句话反复出现,便于小说前后照应,使故事情节连贯紧凑;在看似简重的重复中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让翠翠爱的情感倾向愈加明朗化;在天意和人为人错综中展示人物性格和人物的内心活动,充满含蓄美。

“大鱼咬你”作为贯穿翠翠与傩送间爱情的一根线,这根线愈清晰,两个人之间的情感就愈浓烈,但是又不难看出,对爱情的强烈追求和人性的含蓄化之间的矛盾又无意间加深了当事者内心的痛苦。

 

无论是静态的生命之物,还是动态的生命之物,在沈从文笔下都与他的《边城》中的人的美好人性合为一起。

这或许是《边城》永恒的魅力所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