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浅谈绘本对幼儿的教育意义
(2021-01-10 20:34:22)
标签:
教育育儿 |
分类: 论文 |
论文<<浅谈绘本对幼儿的教育意义>>
新《纲要》把幼儿早期阅读的要求纳入了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幼儿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这充分显示了幼儿早期阅读的重要性。那么,该如何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呢?绘本阅读就是一个重要途径。
绘本是“画出来的书”。它用文字与图画共同叙述一个故事,来表达特定的主题和情感,是一种独特的儿童文学形式,是“儿童文化的呈现"。绘本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审美能力,还能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经验,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塑造幼儿健全的人格等。那么,绘本阅读对于幼儿的成长究竟有多大的价值呢?
一、培养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对其成长乃至一生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绘本阅读不仅可以增加幼儿的词汇量,还能增强其口语表达能力。而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培养阅读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儿童文学家曹文轩说过:“一个人读书的兴趣应该是从童年开始的,童年中你没见到好书,你一生很难培养好真正的读书兴趣。”绘本作为幼儿人生中的第- -本书,其表达形式能抓住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满足其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将幼儿带入精彩快乐的阅读世界。如绘本《你好,老虎先生》,从老虎的视角描写了老虎走出笼子之后的所见所闻,幽默有趣,画面夸张,引人入胜。
二、提升审美力
与其他图书不同的是,绘本的画面构图新颖、富有趣味,能带给幼儿美的视觉感受。幼儿在感受绘本中故事内容和故事情节的同时,还会有一种愉悦的审美体验。多元化的画面风格,能让幼儿接触到各种不同的美术形式,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美的熏陶。例如绘本《妈妈在哪儿》,摒弃传统的绘画方式,主要通过彩铅描绘和特种纸拼贴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创作,颜色鲜艳、画面精美,像是一场视觉盛宴。
三、丰富情感体验,促进幼儿社会化发展
幼儿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会产生移情现象,会随着主人公的情感变化或喜或悲,这样就丰富了幼儿的情感体验。而且阅读本身给幼儿带来很大的快乐,看看沉浸在故事中的幼儿兴奋的表情,以及不厌其烦地重复着一个故事的状态就可以知道,他们在享受故事。另外,通过绘本可以轻松地把很多深奧的道理传达给幼儿,让他们在绘本阅读中理解真善美。同时,透过故事中的榜样,可以让幼儿学会分享、合作等一系列品质,使其更好地与同伴交往,更好地促进自身的社会化。例如绘本《兔子摘苹果》,通过简单的文字和有趣的画面讲述了兔子们齐心协力想办法摘苹果的故事,使幼儿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懂得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四、促进想象力发展
幼儿天生就是幻想家,喜欢想象。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想象是不能缺席的,也是无法缺席的。与其他儿童文学形式相比,集图画和文字于一身的绘本给幼儿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是发展幼儿想象力不可缺少的书籍形式。正像松居直所言:“图画书是想象力的一个重要的起点。”绘本中多.样的形象、丰富的情节、有趣的故事可以.激活幼儿的想象,有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培养。例如绘本《方格子斑马》,在故事里给幼儿预留了许多想象的空间,能够让他们根据绘本的整体意境,对故事情节展开丰富的联想,设计故事中人物的语言、动作。
五、塑造幼儿健全人格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孩子的成长过程如果没有书,那他的世界将是苍白的,就不会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而绘本,是一种以简练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绘画紧密搭配而构成的儿童文学作品。作为一种图文结合的阅读材料,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
大部分孩子三岁以后就可以自主阅读了。很多家长听到这话会觉得奇怪,孩子还不识字,如何阅读呢?在这里我所说的并不是让孩子阅读纯文字的书,而是图画书,也就是当前所流行的说法-儿童绘本。绘本是用图画和文字相结合,共同叙述一个故事,有的绘本甚至没有一个字,只用图画叙述故事,图画是绘本的生命。绘本非常强调画面的连贯,一页页翻看,就像电影的一个个镜头,把故事演绎给读者。因为儿童出生后一直处于对形象和色彩的感知中,所以对图画的辨认能力很强,要早于文字或其他符号,绘本对孩子有很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绘本不同于看电视电影,同样一个故事,电视是把一个个镜头直接推到孩子的面前,而在看绘本的时候,孩子却可以慢慢品位,直到把自己喜欢的小细节都看够了,才自主翻页,还可以翻来复去反复品味,有的孩子在看图画书的时候,总是喜欢在画面上搜寻极小的动物,一只毛毛虫,一只小甲虫等都会让她开心的笑起来,还会做出小手去抓的动作说:“这么一个小可爱呀"!而优秀的儿童绘本画家也会在画面常常打下埋伏,来满足孩子的“猎小”心理。
好的绘本还可以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画家常常巧妙的在画面安排一些人物或动物微妙的变化,细心的孩子会观察到这些变化,所以一本图画书孩子往往能反复看很多遍还意犹未尽,每次看的感觉都不一样,每次他们都能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每一本绘本讲述的都是一个有益于孩子身心发展的故事,是关于自信、勇敢、坚强、团结、爱心、坏习惯、好性情等等的故事,孩子在阅读这些故事的时候常常进入角色把自己当成了故事中的主人公,不知不觉中对孩子的人格、性格等都有良好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绘本带给孩子的,而非说教式的。
绘本给孩子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图画本身的创意就很好,孩子在看一页时常常会联想下一页的内容,迫不及待的想知道故事的结尾,知道了故事的结尾又想翻回去看看原来是怎么画的!例如:《彩虹色的花》那本书时(彩虹色的花依次把花瓣送给了蚂蚁、蜥蜴、老鼠、小鸟等小动物,每当讲到小动物们要选择花瓣时孩子们争着猜它们会选择什么颜色的花瓣,表情有的失望,有的欢欣,真是生动可爱!有很多绘本的作者在画面巧妙的设计了一些小疑问,让孩子们发挥想象!
当然,一本图画书,孩子在第一次看的时候,肯定是妈妈读给他看,读几次孩子知道了故事的内容,就会自己翻看品味,变成自主阅读了!孩子在自主阅读的时候主要是读图画。有一天,上课以为四岁的孩子尽然在象模象样的捧着书看,还不是的说去这一张所讲的内容“小鼹鼠只好跑去问牧场上吃草的马先生:‘是不是你嗯嗯在我的头.上? '马先生说不是我我的嗯嗯是这样.的,马先生的屁股一扭物坨又大又圆的嗯嗯,想马铃薯一样,咚、咚、咚..... 的掉下来",竟然把整个故事都能读下去。我知道她并不是认识那些字,她是在读图,大部分图画书文字都很少,孩子的记忆力又极好,给他读几遍,他就能记住了,甚至还真的能认识很多字,但我建议家长不要指着那些字给孩子读,因为读绘本的目的并不是让孩子认字,让孩子懂得道理和享受图画比认字重要的多,把认字的任务留到孩子该认字的时候吧!孩子常读绘本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为孩子将来自主阅读和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
关于绘本对孩子的影响,可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家长们担心阅读会对孩子的眼睛不好,读图画书与看电视相比,前者对眼睛的伤害几乎为零,因为图画书不是盯着文字看,而是眼光游移的在看图画,孩子也不是一个固定的姿势,有的孩子看图画书还会模仿里面的人物动作,有时看的高兴还会拍拍小手或者扭扭屁股呢,让我们和孩子一起享受阅读绘本的快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