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班幼儿区域活动案例(社会领域)

(2021-01-07 09:00:12)

一、活动背景(主要介绍区域游戏活动所需的环境创设、玩教具材料、儿童的兴趣和前期经验、教师预期、游戏规则或玩法等。)

儿童兴趣及前期经验: 造纸坊是中班幼儿的一个区域活动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各种纸,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各种和纸相处的经验。孩子们通过参观周至起良村的造纸术,引发其学习兴趣,教师以此为契机,将我们本地的传统造纸文化介入到区域活动当中,让幼儿初步感知造纸术,激发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环境创设、玩教具材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我们本着“幼儿是活动的主体”的原则,将幼儿造出来的纸加以装饰悬挂在空中或者墙面上,美化造纸坊的环境,引发幼儿的自豪感。在与幼儿平行高度的墙面上我们以图画的形式制作了造纸的流程步骤,让幼儿了解造纸的过程。

玩教具材料:水、水盆、捣碎罐、捞纸模型、搅拌器、勺子、花瓣、各类纸。

区域材料的投放中,我们分为四个部分:原材料区、辅助工具区、成品区及半成品区。孩子们首先利用原材料区域中的各类纸去尝试哪一种纸适合造纸,然后通过辅助工具进行撕纸、捣纸、捞纸、晾纸等一系列操作,未晾干的纸会放置半成品区继续晾干,最后放置成品区进行展示。

中班幼儿区域活动案例(社会领域)

中班幼儿区域活动案例(社会领域)

教师预期:在捞纸这个环节中,经常出现漏水、洒水的问题,教师事先引导幼儿两两合作,一人负责用勺子去捞纸另一人负责稳定捞纸模型,将其放在水盆区域内,避免水洒在地面上。

随着造纸坊的持续开展和调整,孩子们对于当天自己的分工渐渐失去兴趣,教师可引导幼儿互换分工,体验不同环节的制作流程,保证每一位幼儿都能熟练掌握造纸的一系列手工操作,保持幼儿游戏兴趣而秩序井然。经过教师的引导,孩子们的造纸活动认真、专注,真正实现了区域活动的游戏价值,在玩中学。

游戏规则玩法1.有序的进入,穿好服装,选择所需的纸浆和工具,自由分工。2.大胆使用各种材料及辅助材料,能熟练的通过撕纸、捣纸、捞纸、晾纸等一系列手工操作,与同伴共同合作,进行造纸活动。

3.爱护游戏材料,,操作活动后材料要归类好。

二、活动内容与过程实录(主要介绍区域游戏活动的内容和过程,包括幼儿与环境材料互动、探究和交往的关键环节和典型行为,以及教师的支持与回应等)

操作前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讨论活动!纸张是从那里来的你喜欢用纸张来做什么

中班幼儿区域活动案例(社会领域)

小朋友们各抒己见,热情的参与到讨论活动中!随后,我们回忆自己平时都有纸张来绘画,折纸等等还有一个小朋友说起与家人一起去参观我们周至起良村的造纸过程,吸引了班级中孩子的兴趣,基于此,老师来领我们一起讲述了关于造纸的过程,如、撕纸、捣纸、造纸、晾纸。中班的幼儿手部精细动作有了一定的发展;能熟练的通过撕纸、捣纸、造纸手部动作,进行造纸操作,最终完成纸张的制作;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在制作的过程中,添加干花朵使纸张变得美观。

在确定游戏内容、丰富造纸经验之后,我们班的小朋友便开始了自己的造纸操作。我们班的造纸坊的各种工具就成为了展现这一过程的最好载体!  孩子们讨论和计划的内容包括造纸的步骤,造纸的人员分配,操作的讨论、可能出现问题的讨论、运用哪些材料的讨论等。这个环节使幼儿后期的行为更具有目的性、计划性。

在讨论与计划之后幼儿开始了正式的造纸过程,以某组幼儿为例,郭浩阳小朋友负责剪纸与撕纸来完成纸浆材料的准备,杨硕与尚思辰小朋友负责捣纸把纸浆材料做成纸浆,田佳萌与侯素岩小朋友负责捞纸和晾纸最终完成纸张的制作,在操作的过程中幼儿两两进行合作,这有效的促进了幼儿合作意识与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同时在与材料和工具的互动中锻炼的幼儿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更好的阐释了指南中创造条件和机会,促进幼儿手的动作灵活协调,同时通过造纸幼儿感受到我们传统造纸手艺的博大精深,激发了幼儿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中班幼儿区域活动案例(社会领域)

在经过操作与教师的指导之后,幼儿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制作纸张,并且加以花瓣装饰,从中明白了造纸的不易,并表示会珍惜每一张纸张。

中班幼儿区域活动案例(社会领域)

三、活动的特点及价值所在(主要介绍区域游戏活动的特点及其对幼儿学习发展的价值,反思教师支持行为的优点或不足,分析可能生成的教育契机以及进一步的支持策略等)

我们都知道,造纸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也是我国非常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现,古老的造纸技术在现代已经很难见到了。然而在我们周至,有个世代以手工造纸为业的村庄,名叫起良村。这里的造纸术历史悠久,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便是运用蔡伦的造纸术造出的“蔡侯纸”,享誉我们整个大西北。

区域游戏活动的特点:幼儿通过撕纸、捣纸、造纸、晾纸等手工操作,来感受我们传统造纸手艺的博大精深,激发幼儿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对幼儿学习发展的价值:但在很早的时候,我们的祖先是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字,后来又在竹简上写字’但是这些东西都很笨重。再后来也有在丝绸上写的,虽然轻便了许多,却很昂贵。大约2000年前,东汉的蔡伦发明了用树皮、破布等常见或废旧物品造的纸,非常适合书写,慢慢地就传遍了全世界。 可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现,古老的造纸技术在现代已经很难见到了。纸是我们学习和生活的亲密伙伴,但是纸什么原料制造的,是怎样纸造出来的?用过的纸还可以变成新的纸吗?幼儿通过“造纸坊”尝试了“废纸变新”活动。在了解了造纸的制作步骤以后,孩子们都感叹中国造纸术的博大精深“废纸变新”活动中,小朋友有的负责碾碎旧报纸,有的负责把纸浆打的更碎,有的负责上色,有的负责造型。在整个活动中体验到了乐趣,感受"造纸术"的发明,对生活的重要意义感受到一张纸从原料到成品是何等不容易,激发孩子们从小养成节约用纸的好习惯。

教师支持行为优点:

1.平行介入:提供多种纸制玩具,有纸棒、纸球、报纸等,让幼儿自由选择玩具。

2.垂直介入:提醒幼儿较薄的纸尽量用手撕,不要用机器,以免破坏纸的植物纤维,且撕得越碎越好。
    3.垂直介入:纸泡好后水如果太多,提醒幼儿应在加入胶水前将多余的水滤出。
    4.垂直介入:晒纸浆时,提示幼儿晒得越薄越均匀越好。
拓展与代替:
    生成的教育契机:纸是用以书写、印刷、绘画或包装等的片状纤维制品。我们也将这个特色区延伸到班级美工区,《指南》中也明确指出中班幼儿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我们引导幼儿通过在自己制作的纸在美工区上进行创意绘画,并能把自己制作的美术作品来装饰美工区及造纸坊的环境。另外利用班级造纸坊造的纸在书写区练习毛笔的书写。支持全园幼儿开展走区活动,让更多的幼儿了解纸的由来,了解中国造纸术的博大精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