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幼儿园儿童创造力发展的比较研究

(2019-07-27 19:56:00)
分类: 科研动态

来源:《教育测量与评价》2018年第11期 作者:彭杜宏 牟艳杰 韦洪涛

作者简介:彭杜宏,苏州科技大学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教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早期学习与发展测评研究;牟艳杰,苏州科技大学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原理与教育统计研究;韦洪涛,苏州科技大学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师专业成长、教育测量与评价研究(苏州 215009)。

  内容提要:创造力发展是国际上儿童早期教育质量监测的重要构成部分。为考察不同办园体制幼儿园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差异,采用“托兰斯创造力图画测验”,从不同办园体制的幼儿园中随机抽取302名中、大班儿童进行测评。研究发现:(1)调查中的各类幼儿园儿童创造力发展普遍偏低,新颖性因素得分尤其低;(2)不同办园体制幼儿园儿童创造力年级差异显著,但在新颖性因素上年级差异均不显著;(3)不同办园体制幼儿园儿童创造力发展的个体差异大,得零分比例远高于得最高分比例。上述研究结果揭示:幼儿园儿童创造力发展总体状况不容乐观。教育实践及相关政策等亟待变革以支持儿童创造力的早期保护与培育。

  关 键 词:幼儿园 办园体制 儿童创造力 新颖性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苏州市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微课题“苏州市学前儿童创造力发展调查研究”(2016-2017)以及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中美学前儿童创造力发展的比较研究”(项目编号:2017SJB1374)资助。

  儿童能否从幼儿园获益关键在质量。[1][2]全球发达国家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儿童早期教育质量关系到全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并认为在儿童一生中我们所能做的最好的投资就是提供高质量的早期教育。由此,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强势开端IV》(Start Strong IV),旨在探索各国如何使用监测体系以提升儿童早期教育与保育质量。[3]儿童学习与发展结果是学前教育质量监测的核心构成,其监测领域包括了创造力、社会情绪能力、身心健康等。[3]其中,创造力是儿童早期发展结果监测的重要构成。同时,来自创造力的发展研究也揭示:从幼儿到青少年的年龄段中,4~6岁是创造力发展的关键期[4],创造性倾向在3~5岁达到最高[5],创造性想象在4~4.6岁达到最高。可见,幼儿期处于创造力发展的黄金时期[6][7],此期间的生长是人之毕生创造力发展的重要源泉。若在儿童早期,创造天性与创造潜力遭受了破坏或扼杀,其创造力的发展危机就在所难免。[8][9][10]

  来自不同办园体制幼儿园的比较研究揭示了不同类型幼儿园之间存在的诸多显著差异。有地方政府财政支持的差异:民办园很少得到政府的财政支持,公办园大多获得政府财政支持;公办园中机关幼儿园或示范园得到的财政支持又显著高于其他普通公办园。[11]有教师待遇与权益上的差异:公办园教师享有的待遇与民主管理权等显著高于民办园教师;城市园教师享有的待遇与权益又显著高于农村园教师。[12]有教育质量的差异:示范园的教育环境质量明显优于其他类型幼儿园,乡镇农村园的教育环境质量显著低于其他类型幼儿园,民办园总体水平处于乡镇园和教办园之间[13];县镇公办园集体教学活动质量显著高于一般民办园[14];城市幼儿园教育质量显著高于农村幼儿园[15]。上述研究揭示,不同办园体制幼儿园在政府的财政投入与支持、教师享有待遇与权益、教育环境与质量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那么,不同办园体制幼儿园儿童的学习与发展结果是否也有不同?国外研究揭示,不同类型的学校教育与学习环境下,儿童的创造力发展存在显著差异。[16]那么,在我国拥有不同财政支持的不同类型幼儿园里,儿童的创造力发展是否存在差异?如果存在,又呈现怎样的差异性特征?目前,国内尚未见针对不同办园体制幼儿园儿童创造力学习与发展结果的比较研究。本研究便聚焦不同办园体制幼儿园儿童的创造力发展状况,对其进行测评与比较,以考察我国不同办园体制幼儿园教育背景下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具体差异,由此为我国幼儿园教育质量监测、儿童创造天性的保护与培养等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数据参考。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

  根据幼儿园的管理体制类型,本研究从江苏省某地区随机选取城市公办示范园(以下简称城市公办园)、城市民办园、农村公办中心园3类幼儿园,共6所,从中抽取3个中班、6个大班共302人进行测评。其中,中班92人(年龄范围4.2~5.2岁),大班210人(年龄范围5.2~6.1岁);男生159人,女生143人;城市公办园101人,城市民办园102人,农村公办园99人(如表1所示)。

http://edu.cssn.cn/jyx/jyx_xqjy/201907/W020190719539489127045.png

2.测评方法

  (1)测评工具

  本研究采用应用时间最早和最广泛的创造力测评方式——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Torrance Tests of Creative Thinking,简称TTCT)。[17]Torrance把创造力分解为如下3个主要维度:流畅性、变通性、新颖性。测验包括建构图画、完成图画及平行线条。建构图画主要测量创造力维度中的新颖性与精致水平。完成图画主要测量创造力维度中的流畅性、变通性、新颖性。研究分别抽取小班、中班和大班各一个班进行预测,由此明确注意事项与记录策略。

  (2)评分方法

  流畅性即清点被试有效图画的个数,每个有效图画计1分。变通性即计算被试图画所包含的不同种类,就是在流畅性计算的基础上,计算类别的个数,每正确一类得1分。新颖性则结合幼儿给图画命名与图画本身,对于班级范围内唯一出现的反应记1分,否则记0分。对于测试中的给图画命名,主要是用于协助分析幼儿所做的图画及其种类。由于精致分的评定较为主观,未纳入统计分析。

  (3)评分信度检验方法

  随机抽取某班,请另一个幼儿园的骨干教师对每一个幼儿的测试卷进行快照评定。由此得出的评定结果与研究者根据幼儿在每一类型任务中分项评定所计算的总分求相关。计算两者的评分者一致性信度。

  3.数据收集与统计方法

  在自然班级里采用集体施测的方式(每桌1~4名儿童不等)。每一个测试结束,研究人员随即一对一地记录幼儿的反应。对回收的文本数据采用质性编码,然后转入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

  1.不同办园体制幼儿园儿童创造力发展的总体分析

  表2(下页)显示,不同类型幼儿园儿童创造力的平均分都在3分左右(总分26分),标准差都在2分以上。其中,流畅性维度上,平均分都在4分左右,标准差在3分左右;变通性维度上,平均分都在3分左右,标准差也在3分左右;新颖性维度上,平均分都在1分左右,标准差在1分左右。从平均分来看,不同类型幼儿园儿童的创造力及各维度得分都偏低,其中新颖性得分平均最低。同时,从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距上来看,流畅性、变通性的最大值均高出最小值10分或以上;得最低分的人数几乎都超出得最高分的人数20个百分点或以上,尤其在新颖性维度上,各类幼儿园儿童得零分的比例远远高于得最高分的比例。

http://edu.cssn.cn/jyx/jyx_xqjy/201907/W020190719539489180312.png

http://edu.cssn.cn/jyx/jyx_xqjy/201907/W020190719539489202519.png

进一步对不同办园体制幼儿园儿童创造力发展进行差异检验,结果显示:无论流畅性、变通性、新颖性还是总的创造力,各类幼儿园儿童都未呈现出显著差异,如表3所示。http://edu.cssn.cn/jyx/jyx_xqjy/201907/W020190719539489271501.png=1.58(df=2,P>0.05)。

  2.不同办园体制幼儿园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年级差异

  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不同类型幼儿园儿童创造力所有分维度的年级差异进行比较。表4(下页)显示,不同类型幼儿园的中、大班儿童在流畅性、变通性、总创造力等上均呈现显著的年级差异。但所有类型幼儿园中,中、大班儿童在新颖性上均年级差异不显著。

http://edu.cssn.cn/jyx/jyx_xqjy/201907/W020190719539489293096.png

  3.不同办园体制幼儿园儿童创造力发展的性别差异

  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不同办园体制幼儿园儿童创造力的性别差异进行比较。表5(下页)显示,除了城市公办园男、女儿童在变通性上呈现显著性别差异,其他男、女生在流畅性、变通性、新颖性、总创造力等上均未呈现显著的性别差异。

http://edu.cssn.cn/jyx/jyx_xqjy/201907/W020190719539489334499.png

4.评分者信度分析

  在评分中,流畅性与变通性是比较确定的。因此,本研究选取难度大的新颖性维度进行了专家评分与研究人员评分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总体新颖性上,Pearson相关系数r=0.767(p<0.001)。其中,分任务的相关分析得出,在任务2的评定上,Pearson相关系数r=0.602(p<0.001);在任务3的评定上,Pearson相关系数r=0.625(p<0.001)。这表明,在总创造力的新颖性、分任务的新颖性等评分上,研究人员与专家评分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三、讨论与分析

  1.调查中的幼儿园儿童创造力发展水平普遍偏低

  有学者对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进行观察,发现儿童的思维发展未受到重视,大多数幼儿在思维上未能有提高。[13]本研究通过对儿童发展的实证测评得出与此观点一致的结论,即所调查的幼儿园儿童创造力发展普遍偏低——调查中的儿童创造力平均得分不到5分,远低于总分(26分)。新颖性得分尤其低,平均得分在2分以下。这与已有研究所发现的幼儿新颖性平均得分最低结论一致。[18]与此同时,公办园儿童创造力得零分的比例均在20%以上,且得0分的比例远大于得最高分的比例。这表明不仅调查中的幼儿园儿童创造力发展水平低,而且儿童早期创造力发展的差距很大。

  为何不同办园体制幼儿园儿童创造力发展普遍偏低?有学者指出,幼儿时期具有较强的创造欲望,这种欲望一旦得到满足,就能激发出很强的创造精神;幼儿的创造精神并非在少数人中具有,正常的孩子都具有某种程度的创造力。[19]而新近研究揭示,在接受调查的幼儿园中,不论哪种办园体制的幼儿园,其整体的师幼互动质量水平偏低,均未达到良好水平。[20]幼儿园师幼互动以“控制—服从型”为主,教师习惯于强控与集权,习惯于根据自己的预设框架展开教育教学活动[21];幼儿园中忽视或破坏儿童创造力的现象无处不在[22]。可见,幼儿创造力发展的严重不足与忽视或破坏的教育实践不无关系。这可能也是我国青少年创造力发展普遍不足的早期根源。如,来自国际比较的大样本研究发现[23][24][25],英美青少年创造力显著高于中国青少年。中国青少年在科学想象力、产品设计的新颖性上明显低于外国青少年。[26]未来研究有待进一步扩大考察区域和样本容量等,以积累系统数据,从更广阔的层面揭示全局状况。同时,有待追踪考察我国幼儿至青少年创造力发展的趋势特征,从而更充分地反映幼儿园教育对儿童创造力发展的长远效应。

  2.不同办园体制幼儿园儿童创造力发展存在一定的显著年级差异

  通过对不同办园体制幼儿园各自中、大班创造力发展进行年级比较,我们发现,各类幼儿园儿童在创造力最核心的维度——新颖性上,年级差异均不显著,即所有类型幼儿园中,大班幼儿在新颖性发展上均未显著高于中班幼儿。不过,在流畅性与变通性上呈现了不同程度的显著年级差异。如在流畅性上,城市公办园与农村公办园大班儿童的发展水平均显著高于中班儿童;在变通性上,3类幼儿园大班儿童的发展水平均显著高于中班儿童。李原(2011)同样运用托兰斯的创造性思维测验发现,小班儿童在新颖性、想象力等得分高于中、大班,不过创造力发展的年级差异不显著。[27]另有研究发现学前儿童创造力随年龄增长而上升,不论新颖性、流畅性还是变通性。[18][28][29]可见,本研究的结论与上述研究发现部分一致,不过已有关于儿童创造力的研究都未将幼儿园类型这一重要教育背景因素考虑进来。本研究揭示,在不同幼儿园类型教育背景下,儿童创造力发展总体上均呈现显著的年级差异,即儿童的创造力随年级增长而增长,但差异主要来源于创造力当中的两个维度:流畅性和变通性。在创造力最突出维度——新颖性上,各类幼儿园儿童的创造力未随年级增长而增长。综上,尽管采用一致的测评工具,但研究发现有所不同。未来研究只有进一步将教育质量纳入考量方可汇聚可靠的结论。

  3.不同办园体制幼儿园儿童创造力发展整体差异不显著

  有研究发现,幼儿园类型对幼儿创造性人格没有影响。[30]但由于本研究选取的公立园和私立园均属于市一级一类示范园,园所的教育质量相对一致,因此,本研究中,幼儿创造性人格不存在显著的幼儿园类型差异。[3]那么,在创造力发展上,不同办园体制幼儿园儿童创造力发展是否有差异?国内研究发现,教育质量(如材料投放、教师行为等)与儿童创造力发展存在显著的关系[28][31];实验班学生在流畅性、灵活性和新颖性上显著优于常规教学班学生;实验班学生创造力水平明显高于常规教学班[32]。上述研究反映出教育质量与儿童创造力发展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然而本研究中,不同办园体制幼儿园儿童创造力发展总体差异不显著。如在变通性、新颖性及总体创造力上,城市公办示范园、城市民办幼儿园、农村公办中心园等各类幼儿园儿童创造力发展差异不显著。只是在流畅性维度上,城市民办园儿童显著地高于城市公办园和农村公办园。综上,本研究并未整体上发现不同办园体制幼儿园里儿童创造力发展的显著差异。这反映出公办示范园或中心园在儿童创造力发展结果上并无突出表现,因而,从非立竿见影的儿童发展结果上来监测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就显得十分迫切。

  本研究还发现不同类型幼儿园儿童中创造力发展的性别差异总体不显著,如除了城市民办园中女生的变通性显著高于男生,其他方面各类幼儿园儿童的创造力表现均未显示显著的性别差异。有学者总结大多数研究,没有发现性别对创造力的影响。[33]来自跨文化比较的研究发现,在实用创造性思维方面,中国和德国儿童中没有发现创造性思维方面的性别差异[34];不同性别学前儿童在流畅性、独创性、想象力上得分均不存在显著差异[27]。本研究与上述研究结论一致。

、对策与建议

  1.各类幼儿园亟待加强对儿童创造力的保护与培养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儿童的创造力量是千千万万祖先,至少经过五十万年与环境适应斗争所获得而传下来之才能精华,发挥或阻碍、加强或削弱、培养或摧残这创造力的是环境。“大数据之父”维克托教授指出:随着人工智能等科技的迅速发展,不断重复现有的知识和技能可能在未来就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教育的作用在于挖掘人的创新创造和想象的能力。创造力由此成为当今时代各国教育的新核心。[35][36]遗憾的是,本研究中的各类幼儿园儿童创造力发展普遍偏低。可见,我国幼儿园教育亟待重视儿童创造天性与创造潜力的切实保护。从实践操作层面,以下对策可供参考。(1)明确儿童早期创造力发展的连续性与多维性表现[37],从而加强一日活动中对儿童创造性表现的觉知与适宜保护。(2)变革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真正做到以儿童为中心。国外森林课程、项目课程、瑞吉欧课程、创造性课程等,都实践着“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他们尊重儿童、倾听儿童、跟随儿童、支持儿童,并由此提炼课程主题与学习内容。(3)重视教室环境质量的提升,避免教育教学的过度。国际上盛行的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工具——教室环境质量评价(Early Childhood Environment Rating Scale,简称ECERS)和课堂互动质量评价(Classroom Assessment Scoring System,简称CLASS)都十分重视教室物质环境与情感氛围的创设。[38][39]教室里丰富的区域环境与心理安全环境是幼儿创造天性得以施展的必要保障。

  2.不断优化学前教育评价政策,加强对儿童创造力培育的支持

  研究发现,幼儿园质量评定与改善系统(Quality Rating and Improvement Systems,简称QRIS)与儿童发展结果密切相关。[40]同时,那些鼓励创设教师专业成长支持性环境的政策可能是提升教育质量与促进儿童认知、社会情绪、学习等发展的关键因素。[41]可见,宏观层面的政策虽不一定直接,但会对儿童发展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我国当前有幼儿园教师感慨:“整天都在忙,但不知道在忙些什么。形式主义的事情太多了。老师很累,但对孩子没有多大帮助”“幼儿园为了应付各种检查、参观,很多东西就会流于表面的形式”,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幼儿园教师的某些工作困境与无奈。而来自我国内地与香港的调查均揭示,即使教师有近似书本或文献里关于创造力的丰富认识,但他们的实际教学行为与其认识明显脱节。[42][43]可见,尽管我国在教育促进创造力发展上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但创造力早期培育上仍然存在障碍与困境。[44]因此,要广泛地实现教师对儿童创造力的呵护与培育,就离不开幼儿园教育评价政策的不断优化,应让教师卸下烦琐的形式主义迎评工作,能有时间、有精力来进行想象、设计与创造,由此实现对儿童创造力培育的根本支持。通过优化学前教育评价政策以支持教师对儿童创造力的保护与培育,可以为我国创新人才的源源不断涌现以及民族创造力整体提升奠定基石。

  此外,学前教育评价政策的优化还须大力加强幼儿园类型评定中过程质量的参评比重。本研究中,公办示范幼儿园儿童创造力发展结果并没有比民办园儿童发展得更好;相反,其儿童的创造力平均分低于城市民办园儿童,且得零分比例远高于民办园儿童。我们不能不反思示范园评定中的主要决定因素及其比重。比如,评价过程中对于质量最核心的部分——互动过程质量,可能缺乏足够的评价。国际上广泛使用的幼儿园质量评价工具——CLASS和ECERS都着眼于教室里的日常情境与互动质量,包括教师与幼儿发展出成熟的彼此尊重、积极的氛围,反馈质量,关注儿童看法,积极情感关系,等等。运用观察工具来评定幼儿园教育质量也已成为国际上幼儿园质量监管的主要途径。[45]我国未来幼儿园等级评定中也有必要大力加强幼儿园日常情境中过程质量的参评比重,同时,还需加强评价的专业性[46],适当纳入第三方专业性评价等[47]。

  3.提升高校准幼儿园教师的培养质量,从源头上输入富有创新活力的幼儿园教师

  有研究对学前儿童及小学儿童进行考察,揭示出教师的创造力水平与儿童的创造力发展存在显著相关。教师的创造力水平能分别解释学生创造力中流畅性12%的差异、独创性14%的变异、标题抽象性10%的变异。[33]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的创造力水平会影响儿童创造力的发展,或改变幼儿创造力的发展趋势与变化轨迹。幼儿自入园后每天在园所呆时间长达7~8小时,从这一基本事实推理也不难理解教师对儿童的影响。本研究中,儿童创造力水平普遍偏低,可能与幼儿园教师的创造力水平及其儿童创造力培养水平不高有关。高校准幼儿园教师是未来进入幼儿园的教师主力军。在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时代,也亟待给这些准幼儿园教师提供最好的教育,包括开发与培养他们自身的创造力、提升他们对儿童创造力的认识与理解、提供更好的支持儿童创造力发展的理念与方法,等等。比如,让他们认识到给儿童提供广泛的选择机会与区域活动资源对于发展儿童创造力的重要性,让他们认识到创造力的培养不等于让儿童画画、跳舞等艺术活动。有学者十年前就纠正过成人世界的狭隘观念,指出创造力不是艺术、舞蹈或绘画等课程所特有;相反,它是无处不在的跨学科实践与所有领域学习中的涌现。[48]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可以通过设置创造力主题的专门课程或开展相应的项目来丰富准幼儿园教师的创造力理念以及提升他们的创造力教育实践水平。Yate和Twigg(2017)研究发现,通过特定的想象与游戏项目活动可以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创造力水平与创造力教育水平。[35]如,提升他们对儿童创造力的理解、提升他们对自己创造力的自信、提升他们对促进儿童创造力发展的自信,以及对培养儿童创造力实践元素的认识,等等。这些可为我们高校准幼儿园教师培养所借鉴。只有培养出富有创新创造活力的年轻教师,才能更好地实现对儿童创造力的保护与培养。

参考文献:

  [1]OECD.Quality Matters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are[R].Paris:France,2012.

  [2]Bauchmüller R,http://edu.cssn.cn/jyx/jyx_xqjy/201907/W020190719540372046624.png M,Rasmussen A W.Long-Run Benefits from Universal High-Quality Preschooling[J].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2014(29):457-470.

  [3]OECD.Starting Strong IV:Monitoring Quality in Early Childhood and Care[M].Paris:OECD Publishing,2015.

  [4]Gardner M K,& Sternberg R J.Novelty and Intelligence[M].In R.J.Sternberg (Ed),Mind in Context,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5]Torrance E P.Teaching for Creativity[M].In Isaksen,S.G.(Ed.),Frontiers of Creativity Research:Beyond the Basics,Buffalo,NY:Bearly Limited,1987:189-215.

  [6]Plóciennik,E.Children’s Creativity as a Manifestation and Predictor of Their Wisdom[J].Thinking Skills and Creativity,2018(28):14-20.

  [7]Gladveanu V P.Children and Creativity:a Most(un)Likely Pair?[J].Thinking Skills and Creativity,2011(6):122-131.

  [8]Kim K H.The Creativity Crisis:the Decrease in Creative Thinking Scores on the Torrance Tests of Creative Thinking[J].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2011,23(4):285-295.

  [9]胡卫平,王博韬,段海军,程丽芳,周寰,李晶晶.情绪影响创造性认知过程的神经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5,23(11):1869-1878.

  [10]上馆子木.创造力危机——中国教育现状反思[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1]宋映泉.不同类型幼儿园办学经费中地方政府分担比例及投入差异——基于3省25县的微观数据[J].教育发展研究,2011(17):15-23.

  [12]杨莉君,邱诗琦.幼儿园教师享有权益的现状调查研究——以湖南省40所幼儿园为样本[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6,15(6):68-75.

  [13]刘焱,李志宇,潘月娟,张婷.不同办园体制幼儿园班级教育环境质量比较[J].学前教育研究,2008(8):7-11.

  [14]杨莉君,胡洁琼,杜暑辉农村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质量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湖南省部分幼儿园为例[J].教师教育研究,2013,25(5):37-42.

  [15]Hu B Y,Zhou Y S,Li K J,Roberts S K,Examining Program Quality Disparitie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Kindergartens in China:Evidence from Zhejiang[J].Journal of Research in Childhood Education,2014(28):461-483.

  [16]Besancon M,& Libart T I.Differen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ve Competencies in Children Schooled in Diverse Learning Environments[J].Learning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2007(18):381-389.

  [17]Yoon C H.A Validation Study of the Torrance Tests of Creative Thinking with a Sample of Korean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J].Thinking Skills and Creativity,2017(26):38-50.

  [18]叶平枝,马倩茹.2~6岁儿童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特点及规律[J].学前教育研究,2012(8):36-41.

  [19]孟祥珍,方珠.关于4~6岁幼儿创造力培养的实验研究[J].教育改革,1998(6):21-23.

  [20]秦金亮,高孝品,王园,方莹.不同办园体制幼儿园的师幼互动质量分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7(1):25-30.

  [21]黄娟娟.师幼互动类型及成因的社会学分析研究——基于上海50所幼儿园活动中师幼互动的观察分析[J].教育研究,2009(7):81-86.

  [22]王灿明,吕璐.幼儿教师创造教育内隐观的调查研究[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3):107-113.

  [23]叶仁敏,洪德厚,保尔·托兰斯.《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ITCT)的测试和中美学生的跨文化比较[J].应用心理学,1988,3(3):22-29.

  [24]Hu W P,Adey P,Shen J L,Lin C D.The Comparison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vity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Adolescents[J].Acta Psychologica Sinica,2004,36(6):718-731.

  [25]李西营,刘小先,申继亮.青少年创造性人格和创造性的关系:来自中美比较的证据[J].心理学探新,2014,34(2):186-192.

  [26]林崇德.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7]李原.父亲参与教养与幼儿创造力的关系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1.

  [28]邓小平.教师行为、亲子互动与学前儿童创造力的关系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29]陈红香.三至六岁幼儿创造想象发展的调查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1999(2).

  [30]舒曾,贺琼,李晓敏,张晶,张月寒,方晓义.母亲养育压力对幼儿创造性人格的影响:教养方式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6,32(3):276-284.

  [31]黄玉娇.材料结构及投放方式对幼儿创造性想象的影响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

  [32]贾绪计,林崇德,李艳玲.独立自我建构、创造性人格、创意自我效能感与创造力的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0-67.

  [33]Sali G,Akyol A K.Creativity of Preschool and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and Their Students[J].Perceptual & Motor Skills:Learning & Memory,2015,121(3):759-765.

  [34]施建农,徐凡,周林,查子秀.从中德儿童技术创造性跨文化研究结果看性别差异[J].心理学报,1999,31(4):428-434.

  [35]Yates E,Twigg E.Developing Creativity in Early Childhood Studies Students[J].Thinking Skills and Creativity,2017(23):42-57.

  [36]Compton A,Johnston J,Nahmad-Williams L,Taylor K.Creative Development:Supporting Development in the Early Years Foundation Stage[M].London and New York: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2010.

  [37]彭杜宏,廖渝.美国学前儿童“创造力”学习与发展标准解读与启示[J].教育导刊,2016(10):91-94.

  [38]Harms T,Clifford R M,Cryer D.Early Childhood Environment Rating Scale[M].New York and London:Teachers College Press,2015.

  [39]Pianta R C,La ParoK M,& Hamre B K.Classroom Assessment Scoring System[M].Brookes Publishing,2008.

  [40]Hestenes L,Kintner-Duffy V,Wang Y,La Paro K,Mims S,Scott-Little C,Crosby D,& Cassidy D.Comparisons among Quality Measures in Child Care Settings:Understanding the Use of Multiple Measures in North Carolina's QRIS and Their Links to Social-Emotional Development in Preschool Children[J].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2015(30):199-214.

  [41]Connors M C.Creating Cultures of Learning:a Theoretical Model of Effective Early Care and Education Policy[J].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2016(36):32-45.

  [42]岳慧兰.幼儿创造力认识与培养的调查研究——对幼儿教师的调查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3.

  [43]Cheung R H P.Teaching for Creativity:Examining the Beliefs of Early Childhood Teacher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Teaching Practices[J].Australasian Journal of Early Childhood,2012,37(3):43-51.

  [44]陆小兵,钱小龙,王灿明国际视野下教育促进创造力发展的分析:理论观点与现实经验[J].外国教育研究,2015,42(1):28-38.

  [45]Vitiello V E,Bassok D,HamreB K,Player D,Williford A P.Measuring the Quality of Teacher-Child Interactions at Scale:Comparing Research-Based and State Observation Approaches[J].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2018(44):161-169.

  [46]李雁冰.论教育评价专业化[J].教育研究,2013(10):121-126.

 

  [47]周欣.建立全国性学前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意义与思路[J].学前教育研究,2012(1):23-2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