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爱你,中国——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文本解读及教学设想

(2019-03-18 17:10:14)
分类: 教学天地

和第一单元一样,本单元的几篇课文的人文性特点也十分突出,字里行间激荡着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从体裁来看,《黄河颂》是一首现代诗,《老山界》是一篇记叙文,《土地的誓言》是一篇抒情散文,《木兰诗》是一首乐府诗。从抒发感情的形式看,《黄河颂》和《土地的誓言》既有融情于景的间接抒情,更有直抒胸臆之笔。而《老山界》和《木兰诗》运用的是因事缘情的间接抒情。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继续学习精读。第一单元课文篇幅较长,精读的方法是在通览全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把握关键句段和细节描写。而本单元的精读方法笔者以为要抓住两点:诵读和批注。

笔者向来以为,语文课的人文思想价值是一种浸润、感染和熏陶,要通过相关的语言文字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感受认同,激励学生学习追求。而绝非空洞乏味的说教灌输和机械的公式化的肤浅解读。

语文教学是语言文字的活动,语文课一定要上成语言文字的课。

以《黄河颂》为例,笔者的教学设想如下:

一、设计诵读教学活动。

教学抒情诗,最好的方法就是诵读。尤其是《黄河颂》这样气势磅礴、感情强烈的诗歌。教师要注意采用恰当的朗诵形式,关注诵读的效果(有气势,有感情)。在诵读中让学生受到感染,受到爱国情怀的感染熏陶,落实了语文的人文性目标。同时,诵读还可以提高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从而实现语文工具性的目标。

二、设计批注教学活动。

做批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读书方法。可惜的是一些语文教师仅仅是照搬现成的答案灌输给学生抑或是让学生直接照搬教辅资料上的解读。真正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做批注远远不足。《黄河颂》是一个很好的范例。课文中有“批注示例”,可以引导学生依此归纳批注的角度。其实我们的语文课都是从主旨、结构、手法等方面去教学的。关于批注的角度学生并不陌生,教学中一点就通。在此基础上可以组织学生自选角度进行批注,然后展示交流,教师予以点评。

三、设计好练笔活动。

其实当下现成的教辅资料中每一课都有练笔活动。课堂练笔就是一项很好的语文作业,练笔写好了,学生就对课文中的相关知识点巩固内化了,而且能够生成运用了。但据笔者所知,受题海战术、疯狂考试等种种因素制约,这样的练笔活动在好些学校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其实,学生的阅读关过了,就需要写作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内化、生成运用。笔者以为,学生的好多低效无效的语文作业都可删减,把学生从繁杂机械的低效训练中解放出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写好练笔,笔者以为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

语文教材中的有些课文处理起来着实棘手,我们语文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善于点化,化虚为实,语文课才能上成实实在在的语文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