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邱奕志兔毫斑天目盏

(2015-01-22 00:01:11)
标签:

茶具

建盏

天目

文化

分类: 三友雅室

http://s14/mw690/005Asw02ty6PmyviL3nad&690


    建盏亦称天目盏。茶器那种自然、脱俗、静谧、枯高、简素、幽玄的美是通过古朴的质感展现出来的,建盏审美观念根植于中国儒释道思想,追求的是脱俗的、深层次的、有内涵意蕴的美。

    台湾手制陶艺师邱奕志老先生,尽毕生心血投入天目釉药配方的精研,在邱老师二十多年不断的研究试验,成就了无数精美绝伦的作品,令人惊叹“唐宋天目重现”!
  邱老师为人低调,对后学也是无私的奉献,提携了多名对天目药釉求变的知名作家。老师天目作品的瑰丽精美,完全得力于他二十多年来对药釉的专研分析:对熔块釉、成釉、陶瓷色料、陶瓷的原料性质及窑药的矿石比重的精准拿捏;使绚灿多变的天目釉彩重新赋予泥土新的生命。

 

【品名】邱奕志兔毫斑天目盏【产地】台湾【作者】邱奕志(低温白胎七彩天目) 【等级】特级【品相】兔毫【器型】敛口【容量】100CC(满水)                【尺寸】口径:9CM,高:5CM,底足:3.3CM【用途】个人品茗杯,摆件,装饰


http://s14/mw690/005Asw02ty6PmySh3Pf0d&690

 

    兔毫亦称“兔毫花”、“丝毛釉”、“玉毫釉”、“异毫釉”、“兔毫斑釉”、“兔褐金丝釉”等底色为较深的绀黑色,并带有赤褐色的毫光,丝毛状的筋纹为黄褐色的咖啡色为底色衬托,非常协调。
    在兔毫天目釉中仍是以铁为呈色剂,因其含有少量的磷酸钙,当烧成湿度升高1000℃左右,一部分釉料开始熔融,与坯体密接着的釉层,有力地同坯体结合,表面上没有和坯体接触的釉料,因熔融流向下方,因而同时产生失透和结晶两种作用,并导致釉面产生兔毛型的丝条纹,很受人欣赏。'忽惊午盏兔毛斑,打出春瓮鹅山酒'就是对兔毫天目釉的赞赏。

    建盏是汉族传统名瓷。为宋朝皇室御用茶具。都用正烧,故口沿釉层较薄,而器内底聚釉较厚;外壁往往施半釉,以避免在烧窑中底部产生粘窑;由于釉在高温中易流动,故有挂釉现象,俗称“釉泪”、“釉滴珠”。这是建盏的特点之一。此盏挂釉巧夺天工,甚是喜爱。


http://s11/mw690/005Asw02ty6PmyVtSrMfa&690

    这样有名的宋代建盏,当时已由留学我国的日本禅僧们带回国而传到国外。日本古籍亦有青兔毫、黄兔毫、建盏、建州垸等记载。15世纪以后,他们把建盏及黑釉器讹称为天目;今天“天目”已成为黑釉一类陶瓷器的国际通用名词。传世的建盏以日本最多,其中宋代的“曜变”、“油滴”等四只建盏已被定为日本国宝,是稀世之珍,极受重视,免毫盏反居次位。除日本外,美国许多著名博物馆也有建盏的收藏,由于J.M.普鲁玛曾调查过水吉的窑址,故密西根大学有较多的样品收藏。当然,我国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和他处也收藏有建盏的宝贵样品,然而目前最大的宝藏之一似乎可以认为是未经多少发掘和清理的建窑古窑址。

http://s9/mw690/005Asw02ty6Pmz1MknS48&690

    天目盏即建盏多是口大底小,有的形如漏斗;且多为圈足且圈足较浅,足根往往有修刀(俗称倒角),足底面稍外斜;少数为实足(主要为小圆碗类)。造型古朴浑厚,手感普遍较沉。建盏分为敞口、撇口、敛口和束口四大类,每类分大、中、小型;小圆碗归入小型敛口碗类。
    ①敞口碗:口沿外撇,尖圆唇,腹壁斜直或微弧,腹较浅,腹下内收。浅圈足
。形如漏斗状,俗称“斗笠碗”。常见中、小型碗,偶见大型器)。
    ②撇口碗:口沿外撇,唇沿稍有曲折,斜腹,浅圈足;可分大、中、小型。此
类碗大型器比例相对其他类碗较高,但成品率低,尤显名贵;中、小型器较
常见。
    ③敛口碗:口沿微向内收敛,斜弧腹;矮圈足,挖足浅;造型较丰满。常见中
、小型器,小型器比例较高,有的为圆饼状实足)。
    ④束口碗:撇沿束口,腹微弧,腹下内收,浅圈足,口沿以下约1—1.5厘米左
右向内束成一圈浅显的凹槽,作用在于斗茶时既可掌握茶汤的分量,又可避免茶汤外溢,该凹槽俗称“注水线”。此类碗腹较深,器型整体较饱满,手感重;常见中、小型器,中型器比例较高,为建盏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种,也是产量最大的建盏之一,出土或传世品最多)。

    推杯换盏有两种意义:古人不仅指喝酒的意义更深的含义是达官贵人一般都不用杯子用盏,指升官了把杯子换掉可以用盏了;二者是送盏和受盏之人都把对方视为好友知己之人可以交心推心置腹之意义。


http://s6/mw690/005Asw02ty6Pmz84Bil05&690

最全的建盏天目盏资料:作者·窑口·品牌


     列举之前,首先应该有正确的概念:现代所谓“建盏”,倂不是一个地域概念,而是一个综合概念。学术界和玩家圈子虽时有争议,但目前公认的基本概念是天目盏包含建盏、华北油滴、吉州窑盏等在内的多个支系。
    根据建盏学术泰斗李达老师的概念:达到浮萍油滴效果的盏即可被称爲“建盏”,浮萍肌理是建盏最重要也是最唯一的特性,也是它区别于其他类别天目盏或陶瓷的最有力证据。笔者认爲世间皆可以在摹古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倂且,倂非不是出自原産地的盏就不能够叫做“建盏”。我们应该从唯地域论中跳出来,更应该全面的看待器物本身。要想继承倂且发扬中华文化,内核不在于简单複製,而在于深层次的探究和模仿。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实际原産地反而不利于我们研究和继承“建盏”,因爲遍地胎土很容易获取原材料。不似非原産地那样必须要人工配土,倂且要多方实验。配土的过程,台湾罗森豪教授在他的专著中曾经有详细著述,关于胎土和釉药的神奇配比,必须要不断地调整和尝试才能够彻底掌握“建盏”的玄妙。
    关于建盏的烧製过程,其主要的特点是持续时间较长的强还原氛围。另外,烧成的绝对温度一般都要超过1350°,天目盏大多也要1200°以上。建盏和天目盏的另一个区别可能就是建盏在釉药的调配上相当强烈的排斥铁以外的氧化物。通常氧化钴,氧化锆等发色剂的加入会使得窑变发色更加豔丽而多变,通常会烧出我们常见倂成爲天目盏的作品。
    还原氛围産生窑变(日本称之爲曜变),其主要原理可以大体简化理解爲在不完全燃烧的气雾状窑内氛围的催化下,特定的金属氧化物産生的特殊化学反应。表现在瓷器上面,就是出现不均匀的颜色变化,且这种变化未必全部是表面的,故而术语称之爲“肌理”。放在建盏或天目盏上,就是油滴状晶体或花纹析出的原因。如果还是觉得难以理解,可以想象一下蒸米饭和焖米饭的区别。
    建盏、天目盏的业态目前在原産地主要以家庭作坊式爲主,这样的业态实际在传承方面有劣势,大家之间缺乏交流,烧製技艺更是绝密不能让外人了解,更有很多甚至是传男不传女。虽说这一点在日本和台湾要稍微好一点,但是也有一些问题,江有庭老师就曾公开承认此生再不收徒弟,只传授给自己的儿子。诚然,建盏天目盏圈子不大,价格比较不透明,自发业态像这种靠拢也是可想而知的。但是存在未必一定是最合理的,今后,可能会有更多的有识之士组建团队来改变这种各扫门前雪的小农业态。当然机械化大生産一定不适合,但是现代品牌观念和团体协作是否适合呢?我们拭目以待……

以下列举建盏天目盏作者和品牌:
日本天目
镰田幸二(人间国宝头衔)
林恭助(複製曜变天目专家)
安藤坚(複製曜变天目专家)
长江秀丽  长江惣吉(複製曜变天目专家)
桶谷定一(非专业烧製天目盏)
水出胜(非专业烧製天目盏)

台湾天目
江有庭(台式天目领军人物台湾之光头衔圆山窑主人)
罗森豪(德国国立斯图加特造形艺术学院陶艺研究所 教授)
张桂维(黄金天目盏)
邱藏亿(藏窑主人星盏发明者)
陈坤和(科学天目)
郭明庆(台式天目价格亲民)
邵椋扬(台式天目)
江    玗(日式拉坯风格法窑主人)
林泰山(低温白胎天目辛可窑主人)
邱奕志(低温白胎七彩天目)
廖学舟(柴烧白胎曜变天目)
郭聪仁(台式天目)
除以上之外台湾陆宝、台湾三希堂、台湾安达窑等品牌也有发布各自天目釉作品,多以低温白胎天目爲主。

品牌建盏天目盏
玄牝建盏·天目盏(目前业内唯一团队作业的有品牌概念的産品、産品线丰富、风格大致介于原産地和台湾之间)

国内建盏作者
国家级: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李  达】(鹧鸪斑建盏代表人物)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孙建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産传承人)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大鹏】
省级:
高级工艺美术师:【陈其富】
高级工艺美术师:【李甲栈】(非专业烧製建盏)
南平市市级工艺美术大师、工艺美术名人、工艺美术师、助理工艺美术师、工艺美术员、民间艺人等:
【栗金旺】【蔡炳盛】【蔡炳龙】(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産传承人)
【蔡炳昆】【危敏捷】【孙  莉】【阙梅娇】【黄文勇】【黄美金】【陈祥松】
【许家有】【吕竹兴】【吕河冬】【张修潘】【叶礼忠】【孙福昆】【熊忠贵】
【邹云源】【魏帝锋】【裴春元】【郑兴梨】【詹桂溪】【张奉成】【张宏成】
【廖绳垄】【王东凯】【张家华】【赖敏星】【饶雄飞】【张中钦】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