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怒江不只是一条江——百花岭教堂的歌声

(2017-06-04 16:38:12)
标签:

怒江大峡谷

百花岭

飞来石、月亮石

旅游


http://s12/mw690/005AsgbGzy7b3VBtoa75b&690
       怒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经西藏、云南流入缅甸,最后注入印度洋,是我国最后一条未被开发的原始河流。在云南,它背靠缅甸,是西南边境之地,与独龙江、澜沧江、金沙江并行排列,奔腾于巍峨的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之间,昼夜不停地撞击出山高、谷深、奇峰秀岭,被誉为“东方大峡谷”的怒江大峡谷。
       由怒江贯穿全境而得名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居住着怒族、傈僳族、白族、普米族、景颇族等22个民族50多万人口。可以说怒江流经之处便是一个民族风情园,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万花筒”。

http://s15/mw690/005AsgbGzy7b1bwls5g6e&690

http://s9/mw690/005AsgbGzy7b2jDQaBa98&690
       一夜的雨水浇灭了“大理三月好风光”的景致,在时断时续的小雨中出发。车行5、6个小时到了这个地处怒江州泸水县上江镇被叫做百花岭的小村子。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坐落在怒江边坡地上的傈僳族村寨,村民都信奉基督教。许多年前流离颠沛的傈僳族人在怒江流域找到了安居之所,也从基督教里寻到了自己的信仰。 他们将自己的文字、语言和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本民族独特的民歌演唱形式运用在基督教赞美诗的演唱中,使基督教本土化,产生了独具魅力被誉为天籁之音的“无伴奏四声部合唱”。


http://s5/mw690/005AsgbGzy7b2krA8qo94&690
       《欢乐颂》从口中溢出的一刻震撼了全场,空灵、透澈、悠扬......完全想象不出这是一群年龄不一,文化层次不同,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歌声中的他们变得气韵流畅、神态安详、满怀喜悦,充满了幸福。
http://s6/mw690/005AsgbGzy7b2krFya9e5&690
       准齐的音调、统一的音色、悦耳的音质、层次分明的转音将《哈利路亚》、《平安夜》、《友谊地久天长》一首首世界名曲演绎出来,唱出的不仅是歌更是信仰和向往。

      怒江州州府驻地六库镇的夜色。
http://s4/mw690/005AsgbGzy7b2qam2A373&690
       第二天从六库出发沿怒江大峡谷前往丙中洛。290多公里的路程,一路有怒江相伴,省道228是穿行云南段大峡谷的唯一大通道,道路狭窄还好都已硬化,让漫长的旅程不那么辛苦。
http://s4/mw690/005AsgbGzy7b2kUBoTpa3&690
      沿江北上90多公里到达福贡县匹河怒族乡民族中学,只见学校旁屹立着一块巨型奇石“飞来石”。据说1983年3月19日凌晨2:30左右,一声巨响,高约7米,直径10多米,重达数10吨的巨石不偏不倚落入教师宿舍的小庭院中,只损坏了屋檐一角,人员毫发无损,成为奇迹。落下之妙,犹如人为安放。天意也好人为也罢,总之巨石的存在为怒江大峡谷的旅程多了一个看点,多了一份驻足的理由,也得到了片刻的休整。
       沿228省道继续前行,过福贡县城42公里的沙利底乡。远见高黎贡山山脉上,一个透着蓝天白云的石洞,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石月亮,傈僳族语为亚哈吧。
       石月亮被认为是傈僳族的发祥地,现在仍有许多人前来寻根问祖。鬼斧神工的石月亮也曾是驼峰航线上不多的地面参照物。
     
       穿行于大峡谷在江水由浑黄逐渐变成了碧绿的时候,到达了被人们称为人神共居的地方——丙中洛。天色渐暗匆匆目睹一眼被许多人视为“神界”的怒江第一弯。
http://s5/mw690/005AsgbGzy7b5A8KKBC24&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