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正月剪头不吉利?
(2025-02-05 12:14:58)
标签:
文化四柱六爻风水紫微斗数 |
在很多地方,都有“正月不能剃头”、“正月剃头死舅舅”的说法,这是怎么来的呢?
清代以前的汉人男子都有蓄发的传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妄动,因头发受之父母,故头发被视如生命,故男女都留长发,只是盘发的方式不同,若去发则意味着犯了严重的罪。“去发”的髡刑不在五刑之内,但也是一种刑罚。此习自隋、唐以后已废止,未成丁的孩童,头发覆颈披肩;成年后,总发为髻。
清政权入关后强迫汉人遵循满人习俗,顺治元年清军入关,随着兵势日渐强大,消灭了明朝的主要抵抗力量,后统一天下。顺治二年在盛京发布《剃发诏书》,政府召集所有的剃头匠,给每人发一根挂着圣旨的旗杆,写着“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警语,剃头匠奉旨剃头。这个举动引起民众广泛不满,对当时的汉人来说,剃头是对人格的莫大侮辱,此举尤其遭到江南民众极力反对,以致发生军民为保卫头发而拼死斗争的事件。
如浙江嘉定明朝旧部左通政使侯峒曾和进士黄淳耀集结数万军民,誓死留发与城共存亡,可最终侯峒曾投水、黄淳耀自缢,全城二十万人战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嘉定三屠”。另有江苏省江阴镇明朝旧部阎应元,被百姓们推举为守城统帅,由他指挥九万百姓对抗剃头令,但在抵抗八十余天后惨败,他临终前一日,在城楼上留下一首绝命对联:“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守城,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以上各种事实都表明了当时人们对清朝剃头令的抵制心理,但大明江山由清政权取代的现实已经无法改变,弱势的百姓只能在每年的年首,以“正月不剃头,正月剃头死舅舅”的说法,来寓意“正月不剃头——思旧”,并形成习俗而广泛流行。时至今日,大多数人仍然遵循正月不进理发馆的传统,在某种程度上,“正月不剃头”的习俗反映的恰恰是一种忠贞和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