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一阳来复”——复归于“天地之心”
(2023-12-22 09:54:47)
标签:
文化四柱六爻风水紫微斗数 |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和夏至相对,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23日之间,此时太阳运行至黄经270度,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因此,冬至日是北半球白天最“珍贵”,黑夜最漫长的一日。古时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意思是说从冬至开始,阳气初生,之后开始慢慢的回升。因此,阴阳五行学说认为,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
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周礼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所以,中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被当作一个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故而,冬至又被称为“亚岁”,指的是这个节日的重要性仅次于春节。
冬至,在《易经》中对应的是复卦,“复”的意思是回复、回归。复卦的卦象是上面五个阴爻,下面一个阳爻,象征阴气盛极而衰时,阳气回复,这叫做“一阳来复”。复,归于何处呢?《易经》讲到,复归于“天地之心”,就是天地间生生不息的力量;复归于初心,回归于亲情和善良。所以,冬至这一天,暂时放下你的忙碌,把心带回家,只要心中有家,那便是牵挂。
后一篇:人不可靠,必显于脸(一)面容刻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