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
(2020-12-21 14:54:54)
标签:
文化四柱六爻风水紫微斗数 |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于每年公历12月21、22或23日交节。“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又称“一阳生”、日短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
冬至,是太阳南行的极致,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因此,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太阳高度最低的一天,同时也是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并且越往北白昼越短。冬至这天,太阳虽低、白昼虽短,但是在气象上,冬至的温度并不是最低。实际上,由于地表尚有“积热”,冬至之前通常不会很冷,真正的严寒在冬至之后。
冬至三候:一候蚯蚓结,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二候麋角解,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三候水泉动,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冬至的节日习俗会有南北方的差异:南方很多地方在冬至这天都会过节庆贺,会有在冬至酬神祭祖的传统,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酬神祭祖后通常还有宴饮活动;在我国北方许多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北方地区在这天要吃饺子因为饺子有“消寒”之意,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