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春联
(2018-02-15 10:14:25)
标签:
文化四柱六爻风水紫微斗数 |
贴春联,是中国民间庆祝春节的第一件事情,每当春节将近的时候,大年三十日(或二十九,部分地区可能更早),家家户户都在大门两边贴上崭新的春联,红底黑字,稳重而鲜艳,有雅兴者自己也铺纸泼墨挥春,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春联俗称"门对"、"春贴"、"对联"、"对子",雅称"楹联",喜庆的大红春联是对联的一种,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斤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影壁中。
春联最早起源于桃符,最初人们用以避邪,画门神像木刻成人形挂在门旁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到了五代,蜀主孟昶亲自在桃符上题了"新年纳余庆,佳节贺长春"一联,一般人都把它看做是最早的春联。到了宋代,春节贴对联已经成为一种风俗了,王安石诗中就写过:"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现在通用的红纸书写春联始于明朝,因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春联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