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胡焕庸线

(2017-10-05 16:36:20)
标签:

文化

四柱

六爻

风水

紫微斗数

胡焕庸线是指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中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即:瑷珲腾冲一线(或作爱辉腾冲一线黑河腾冲一线)。这条线从黑龙江省瑷珲(1956年改称爱珲,1983年改称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大致为倾斜45度基本直线。线东南方36%国土居住着96%人口,以平原、水网、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为主要地理结构,自古以农耕为经济基础;线西北方人口密度极低,是草原、沙漠和雪域高原的世界,自古游牧民族的天下,因而划出两个迥然不同的自然和人文地域。

"胡焕庸线"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目前城镇化水平的分割线,这条线的东南各省区市,绝大多数城镇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这条线的西北各省区,绝大多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所以,这条线在中国人口地理上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一直为国内外人口学者和地理学者所承认和引用,并且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田心源教授称为胡焕庸线。这条被称为胡焕庸线的人口地理分界线,同时还负载、分割着许多神奇的自然与社会的元素,在21世纪的现在,这一格局仍未被打破。

胡焕庸线也被看作是中国景观的一个分界线,由景观联系到历史文化,似乎可以发现,这条线也是中原王朝直接影响力和中央控制疆域的边界线,是汉民族和其他民族之间战争与和平的生命线。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发现,这条人口分割线与地貌区域分割线、文化转换的分割线均存在某种程度的重合。近代发现的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我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该线与胡焕庸线也基本重合,在新中国成立后的30项地理大发现中,排在"珠峰测量"之后的,就是"胡焕庸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敌戒定律
后一篇:另类阅兵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