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相由心生?
(2016-08-23 17:11:17)
标签:
文化六爻风水紫微斗数四柱 |
“相由心生”一词在中国文化中佛、道两家都有所用,这里的“相”一般是指事物的表现形式,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各种事物的表象,而这种表象变化万端,都由于人心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表现状态。佛家讲“相由心生”,主要是让众生明白“可见之物,实为非物”,这个“相”是假相、虚相、幻相,并非真相、实相,所以告诉人们不要被世间万物所累,要从中超脱出来。相术中“相”一般是指面相,也概指整个相貌,“相由心生”即是说有什么样的心境,就有什么样的面相,一个人的心思与作为,可以通过面部特征表现出来,“心”决定了人的面相,面相的变化也是“心”的变化带来的外在表现。
古语说:“有心无相,相由心生;有相无心,相随心灭。”这句话是说:一个人的相貌是会随着他的心念善恶而改变的。从古代中医学和现代生理学、心理学来分析,“相由心生”道理也十分简单:一个人的相貌由形和神两部份组成。形貌纯属生理特征,神貌既包含生理因素,也取决于后天修为。生活中的一举一动、一思一念,日久天长都会凝固于人的脸上,可谓“有诸内必形诸外”。心念即生,必然作用于身体,如果内心平和宁静,神清气爽,达观宽厚,磊落光明,便会气血调和,五脏安宁,功能正常,身体康健,必是满面光华,神采飞扬,让人看了心情舒爽,自然乐于亲近交往。
“相”与“心”的关系:“相”是表,是外在的表现,“心”是里,是内心的活动;“相”是虚幻不实的,处于被动状态,是“心”的外在反应;有什么样的“心”就有什么样的“相”,“相”随着“心”的变化而变化,也叫“境随心转”、“相随心迁”。可见,“心”是“相”的因,“相”是“心”的果。要是一个人自己的心自己主宰不了的话,那就被动的被外在的环境所影响、所带动,就成了“心随境迁”了。如果能做到心不动,那么,就可以抑制外在的环境不发生变化。所以,“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无论是环境还是相貌,都是自己的“心”决定的,故荀子曰:“相形不如相心,论心不如论德。”“去恶从善,消灾避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