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拳北腿
(2016-07-03 16:50:19)
标签:
文化四柱六爻风水紫微斗数 |
中国武术素有“南拳北腿”之分,风格迥异,特点鲜明。“日出于泰山之巅,空旷间,大开大合,蹿纵跳跃,舒展大方”,这是北派武术的特点;“月悬于小桥之上,竹林间,短桥寸劲,阔幅沉马,迅疾紧凑”,此乃南派武术的特点。南拳多用拳,其拳式结构小巧,步法轻灵,运动范围较小,代表是广东南拳,包括洪拳、蔡李佛拳、咏春拳等;北拳多用腿,“拳打三成腿打七”,架式开展,运动范围大,代表是长拳、查拳、螳螂拳、潭腿等。
造成这种差异的关键在于人体格上的差距,由于身体条件上的差距,造成了南北流派在武术风格上的不同。南北拳派的差别是南北方的地理环境及人的体质、气候的不同所造成的:北方多平原,气候寒冷,自然条件比较严酷,与之相适应,人的体质健壮,性格直爽,反应在拳式上,多长拳阔步,以进取胜;南方多山丘,气候温和,自然条件比北方为优,而人的体质则稍逊,性格偏于温文,反应在拳式上,多短打小步,以机取胜。
相比于南方人,北方人身高腿长,而且体格健壮,在力量上优势突出,其武术也更突出了这些特点。南派武术和北派武术最大的差距体现在攻击范围及攻击力量上,南派武术虽然具有利用灵活、快速的特色,然而这只能抵消在攻击范围上的差距,无法弥补在力量上的绝对差距。从某种程度而言,北派武术的发展核心在于最大限度的发挥身体优势,而南派武术的发展核心则在于如何去运用技巧以弥补自身的不足。“南拳北腿”各擅胜场,无分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