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起字号?
(2016-05-21 15:49:21)
标签:
文化四柱六爻风水紫微斗数 |
古人重视名字的内涵,通常的惯例是先起名,待成年之后根据名的含义起个字号。古人如何起字号呢?一般会有四种惯例:
一、意义相同:即字和名意义相同、相通,是并列关系,所以又叫“并列式”。如屈平,字原。广平曰原,意思相同。颜回,字子渊。渊,回水也,意思相同。宰予,字子俺。予,俺也,意思相同。
二、意义相近:即字和名意思相近,但不完全相同,可以互为辅助,称做“辅助式”。如:梁鸿,字伯鸾。鸾和鸿都是飞禽,但不是一种,鸿雁和鸾凤可以互为辅助。陆机,字士衡。机、衡都是北斗中的星名,互为辅助。郑樵,宇渔仲,樵是打柴的,渔是钓鱼的,彼此常为侣伴,互相辅助。
三、意义相反:即字和名意思正相反,这种情况可称为“矛盾式”,如:曾点,字皙,点为黑污,皙为白色。朱熹,宇元晦,熹是天亮,晦是黑夜。刘过,字改之,改了就不为过错。
四、意义相顺:即字与名往往出自一句话中,意思相顺,而且字为名的意思作补充解释或修饰,这种情况可称做“扩充式”。如:徐干,字伟长,《孔丛子》曰:“非不伟其体干也。”名和字在一句话中意思相顺,而且字对名作了补充解释。曹操,字孟德。《荀子•劝学》篇说:“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字和名在一句话里,合成德操,即道德操守,字对名作了修饰性解释和补充。赵云,字子龙。《周易》说:“云从龙,风从虎。”名和字在一句话中,意思相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