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唯一没有改过名字的城市
(2016-02-12 16:54:36)
标签:
文化紫微斗数四柱六爻风水 |
在中国5000年的文化历史中,有一个从来就没有改过名字的城市——邯郸,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根据《汉书地理志》的记载:在邯郸的东城下,有一座山,名曰邯山。单,是尽的意思。邯山的尽头,即邯单。又因为作为城廓,城名需从邑,所以单字加邑(阝),遂有邯郸之名。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上古时的人类始祖女娲,就是在邯郸古中皇山上抟土造人,炼石补天。从此,邯郸的名字就写在华夏历史的开篇,而邯郸的神奇之处却远不止于此,几千年来文韬武略,人才辈出。
有主张胡服骑射,变法图强的赵武灵王;有统一半个中国,且能歌赋的一代枭雄曹操;有诸葛亮每以自比、与管仲齐名的大将乐毅;有对孔子思想进行批判继承的大儒学家荀子;有为《诗经》作注的毛苌;有以“白马非马”的唯心主义诡辩论的思想家公孙龙;有善于“自荐”的毛遂……此外,战国四大名将的李牧、廉颇,“将相和”中的蔺相如,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战国时期两大倾城美女赵姬、罗敷都是邯郸人;始皇帝嬴政也出生于邯郸;近代还产生了两位太极宗师杨露禅、武禹襄。
邯郸另一个令人惊奇之处在于,和这个城市有关的成语多达3000余条:“胡服骑射”、“邯郸学步”、“完璧归赵”、“负荆请罪”、“黄粱美梦”、“毛遂自荐”、“纸上谈兵”、“围魏救赵”等等,耳熟能详的成语典故皆出自邯郸,它也因此被称作“中国成语典故之都”。几乎每一个时代,邯郸都会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新石器时期的磁山文化、春秋战国时期的燕赵文化、曹魏时期的建安文化、北齐时期的石窟文化,还有磁州窑文化、广府太极文化、成语典故文化等,不同时间、地域、主题的文化交错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