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讲命堂
讲命堂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2,663
  • 关注人气:36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古文人多习武

(2016-01-17 17:07:46)
标签:

文化

四柱

六爻

风水

紫微斗数

在古代中国,特别是宋代之前的古代中国,文人有武功并非什么稀奇的事情。文人中有些武功高强的人物也并非异类。历史上的李白,武功就应该是相当不错的。他15岁就学习剑术,向当时的高手学习过,长期经历游侠的生活,而且按照他自己诗中的暗示,似乎还做过刺客,想来不可能武功低微。在古代交通极不便利的条件下,他游历天下名山大川,而且毫不害怕遇到强盗,显然必定身强体壮。

孔子也是武林高手,孔子父亲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数一数二的力士,力能托举千斤闸门,孔子有此遗传,身材也高大异常。孔子教授的六艺中,除了诗书礼乐之外,还有射和御,射就是弯弓射箭,御就是驾驭飞驰的战车。孔子的弟子子路是当时的一流武林高手,孔子可以在包括子路这样的武林高手的众学生面前,表达了对自己射御技术的高度自信,至少我们可以猜测,孔子绝非瘦弱,武功也应当不错。

追溯到先秦,实际上对“士”的要求都是文武双全,那时的士人也的确多是能文能武。即使是后来,文士和武士逐渐开始有分工,文士也往往兼为武士。汉晋隋唐各代文人习武也都并非奇特。中国的文人逐渐形成弱不禁风、手无缚鸡之力的形象,实际是在宋代才开始的。宋太祖赵匡胤自己是武将出身,但是开国之后,他认为武人是战乱的祸首,因此强调重文轻武,从而形成了文人“文”而不“武”的局面。

宋代文人中也有武林高手,比如辛弃疾就是一个,他能够率领数百人杀入二十几万人的大营,而刺杀营中的叛徒。祖逖闻鸡起舞,也是舞剑,是练习武功。明代出了个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王阳明自己善于射箭,在和军人比赛时,曾经以三箭都命中红心的成绩令士兵惊叹,虽外表瘦弱但实际强壮。王阳明的遗风,影响了曾国藩以及后来许多士人,成为了中国人的一个重要文化资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