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徽派三雕

(2015-12-17 11:06:15)
标签:

文化

四柱

六爻

风水

紫微斗数

徽派三雕,即砖雕、木雕、石雕,是徽州古代建筑长期使用的一种装饰手法,主要分布在徽州旧辖之歙、休、黟、绩、祁、婺6县,由明而清直至民国,持续六、七百年。所谓无宅不雕花,就是徽州城乡凡有建筑处,都可看到匠师的三雕艺术。三雕的历史最早源于宋朝,至明清而达极盛。明代初年,徽派木雕已初具规模,明中叶以后,随着徽商财力的增强,炫耀乡里的意识日益浓厚,木雕艺术也逐流向精雕细刻过渡,到了明清年间,三雕艺术发展最为鼎盛,尤其是其刀功、技艺已到了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的艺术意境。

砖雕,由明代徽州窑匠鲍四首创。砖雕有平雕、浮雕、立体雕刻,题材包括翎毛花卉、龙虎狮象、林园山水、戏剧人物等彩。明代砖雕的风格粗扩、推拙而朴素。明末清初,由于富商们对豪华生活的追求,因此清代砖雕的风格渐趋细腻繁复,注重情节和构图,透雕层次加深,最多约有9个层面。砖雕在歙县、黟县、婺源、休宁、屯溪诸地随处可见。歙县博物馆藏有一块灶神庙砖雕,见方仅尺的砖面上,雕刻着头戴金盔,身披甲胄、手握钢锏的圆雕菩萨,据考证这砖雕花费了1200个匠工,堪称徽州砖雕艺术的经典作品。

木雕,徽州木雕是根据建筑物体的部件需要与可能,采用圆雕、浮雕、透雕等表现手法。徽州山区盛产木材,建筑物绝大多数都是砖木石结构,尤以使用木料特多,成了木雕艺人发挥聪明才智的用武之地、徽州木雕用于旧时建筑物和家庭用具上的装饰,遍及城乡,其分布之广在全国屈指可数。宅院内的屏风、窗楹、栏柱,日常使用的床、桌、椅、案和文房用具上均可一睹木雕的风采,几乎是无村不有。徽州木雕的题材广泛,有人物、山水、花卉、禽兽、虫鱼、云头、回纹、八宝博古、文字锡联,以及各种吉祥图案等。

石雕,在徽州城乡分布很广,类别亦多,主要用于寺宅的廊柱、门墙、牌坊、墓葬等处的装饰,属浮雕与圆雕艺术,享誉甚高。徽州石雕题材受雕刻材料本身限制,不及木雕与砖雕复杂,主要是动植物形象、博古纹样和书法,至于人物故事与山水则较为少见。在雕刻风格上,浮雕以浅层透雕与平面雕为主,圆雕整合趋势明显,刀法融精致于古朴大方,没有清代木雕与砖雕那样细腻繁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