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名在世
(2015-12-05 14:48:21)
标签:
文化四柱风水六爻紫微斗数 |
洞山良价禅师(807~869),唐代高僧,中国佛教禅宗五大家之一曹洞宗之开山之祖。洞山良价圆寂前对弟子们说:「我有闲名在世,谁能为我除掉它?」有一位沙弥站出来说:「请问老和尚的法号是什么?」洞山说:「我的闲名已除。」高明的沙弥站出来诘问他:「你的法号是什么?」这个沙弥明知他叫良价,还要戳他一下,意思是说,老和尚,你还在意有闲名留在世界上吗?如果放它不下,那就除不掉啦!洞山被这么一问,知道已达目的,便说:「我的闲名已除。」
这则公案讲的是人对自己名字的执着,必须放下。因此,他临终之前提醒弟子们:不要把他的「闲名」当做住世时的他啦!一般人不仅在世时争名夺利,还在乎去世后于青史留名,因此而沽名钓誉,追求虚名,结果反被盛名所累。老子说:「为善毋近名。」似乎也对。从主观的立场看,自己的名字就等同于自己全体的价值,凡是跟你自己相关的,都跟你的名字连在一起,这就构成了自我中心的膨胀。从客观的立场看,名字界定了你这个人的存在,代表你这个人的立场。
然而,名字是假的,在未生之前固然没有,在世之时名字也并不等于你自己,像是临时标贴的一个符号,因此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以上的名字,也有许多不同的人却用着相同的名字,在死之后,你的人已不在,纵然名字还在,早已不是你了,那不过是一个符号。可见你的名字跟你这个人并无一定的连带关系,故称「闲名」。不论出名不出名,恶名或美名,都不是真实的你。有人主张,「名誉是第二生命」,从对于一个人的客观影响而言,是不错的,若就一个人的主观价值而言,那又未必是真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