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里巎巎(náo) (1295~1345),字子山,号正斋,恕叟,又号蓬恕叟,色目康里部(今蒙古族)人,元代著名少数民族书法家,曾任礼部尚书、大学士,官至翰林学士承旨,是元代仅次于赵孟頫的杰出书家,世称“南赵北巎”。康里比赵孟頫年少40余岁,早年曾是赵孟頫的下属,并有幸得其亲授。出任经筵官之后,得以遍览宫廷收藏的古代书画精品,加之北方民族特有的豪放刚毅的性格,以及“每日坐衙罢,写一千字才进膳”的刻苦勤奋,最终使他能够脱略赵氏形迹而上溯晋唐古法,形成迥异于赵氏的雄迈奇绝书风。
康里巎巎正书师法虞世南,行草书由怀素上追钟繇,王羲之,并吸取了米芾的奔放,在当时趋赵孟俯妩媚书风的情况下,开创了自己的艺术道路。明代解缙说:“子山书如雄剑倚天,长虹驾海。” 《元史》本传称他:"善真行草书,识者谓得晋人笔意,单牍片纸人争宝之,不翅金玉。"其所书信札极为精彩,虽草草不工,却笔笔合于法度,疏密欹正,随性所至。他的字既有很深的功力,又有劲健清新、纯净洒脱的神韵。其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的书家特立于书坛,代表作有《谪龙说卷》、《李白古风诗卷》、《述笔法卷》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