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与佛教(一)
(2015-09-05 12:00:07)
标签:
命理八字风水六爻佛学 |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逐渐开始借用中国本土的文化来讲宣讲佛法,《周易》作为五经之首当然是首选,其中以华严宗和禅宗最明显。禅宗虽然讲“不立文字”,但是仍然有以易说禅者,此以曹洞宗为代表。《周易》和佛教华严宗的思想可以相通,儒家也认为《周易》的艮卦和华严思想是相通的,都表现了事物动静自如这样的基本观念。华严宗认为它的无相观念和《周易》的六十四卦,384爻的变化原理是一致的,佛家认为华严思想和《周易》的整体观念是一致的,都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
李通玄(635—730),世称李长者,又称枣柏大士,李唐王室后裔,是唐代著名的华严学者,青年时钻研易理,到四十余岁时,专攻佛典。作为居士,他是华严宗实际创立者法藏之外的,代表华严学的另一理解与解释方向的重要代表。李通玄试图纳儒、道入佛,认为孔子、老子、庄子等也是“遍行外道”,这些遍行外道实际上是佛的化身,具有无上的智慧与大悲心,他们随时变现色身,或为儒、或为道、或为菩萨,处处惠及众生。他用《周易》来注解《华严经》,写了《新华严经论》这一著名著作。
前一篇:不值得嫁的男人面相(一)
后一篇:拾金不昧得好报的真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