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讲命堂
讲命堂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2,663
  • 关注人气:36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虎溪三笑

(2015-08-30 14:52:10)
标签:

文化

六爻

风水

八字

紫微斗数

东晋时有位著名高僧法号慧远334416,从小资质聪颖,敏思好学,十三岁就游学各地,精通儒学,旁通老庄,二十一岁时聆听《般若经》后悟彻真谛,决意舍弃红尘,落发出家,皈依三宝。慧远交游广泛,与很多名士都有往来,相传他曾住在庐山西北山麓的东林寺中,潜心研究佛法,为表示决心,几十年不下山,凡有客拜访,就以寺前的虎溪为界,并立一誓约:“影不出户,迹不入俗,送客不过虎溪桥。”

有一次,东晋诗人陶渊明(365427和道士陆修静过访,三人谈得极为投契,不觉天色已晚,慧远送出山门,怎奈谈兴正浓,依依不舍,于是边走边谈,送出一程又一程,忽听山崖密林中虎啸风生,悚然间发现,早已越过虎溪界限了。三人相视大笑,执礼作别。后人就在他们分手处修建"三笑亭",以示纪念。有多事者写有一联: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虎溪三笑”的故事在唐代已经流传开来,正如联语中所揭示的,是当时思想界佛、道、儒三教融和趋势的一种反映。但据考证,释慧远与陶渊明约略为同时人,交往或有可能,而陆修静(406477),其间相差几十年,所以"虎溪三笑"之说应属虚构。从宋代开始,历代画家皆有《三笑图》一类的作品,可见历代学者对“虎溪三笑”的传说也是非常笃信和迷恋的,因其题材象征儒、释、道三教合流,因而脍炙人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