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最早知道尹志平,是在金庸先生的小说中,在《神雕侠侣》中,全真教道士尹志平玷污小龙女,后来有一位自称青城派俗家弟子的道教研究生,就此事忿然抗议,金大侠对这位“道长”,他连连道歉,并谦称:“我知道,尹志平在道教中德高望重,我在新版小说中已经改掉了,同名同姓但不再是清和真人。我本意也不是要诬蔑道教,我对任何宗教都不歧视。”金老爷子并就此提醒读者诸君“此为小说家言,史学家不必深究”,那么,这位尹志平究竟是何许人也呢?
尹志平(1169~1251),元初著名全真道士,被道教尊称清和真人,字太和,祖籍河北沧州,宋时徙居莱州(今山东掖县)。年幼时聪颖妙悟,年十四遇马钰,遽欲弃家入道,父不允,遂伺机潜往。后被追还,复遁去。逃之再三,父始从之。初住昌邑(今属山东)之西庵,可见尹志平入道之心坚不可摧。金明昌二年(1191),参邱处机于栖霞(今属山东),遂执弟子礼,尽得邱之“玄妙”。此后,又问《易》于郝大通,受箓法于王处一。于是道名四播,远近尊礼,参道者不绝。
元太祖十四年(1219),成吉思汗自乃蛮派使臣刘仲禄征召邱处机,闻志平为处机之上足,乃假道潍州,偕同志平去莱州昊天观见处机。对于邱处机之绝金、宋就元聘,起了很大作用。次年,随邱处机北上燕京,西觐成吉思汗于大雪山,为处机十八随行弟子之冠。元太祖十九年,随处机返燕京,居长春宫。当是时,全真道声名远播,四方尊礼者云合。邱处机卒时遗命志平嗣教(或云遗命宋道安嗣教,待处机丧事终,宋以年老请志平代),是为全真道第六代掌教宗师。
尹志平勤于诲人,严于律己。一生不慕荣利,甘居淡泊,连当时人所共慕之掌教职位,亦持谦让态度。当邱处机居长春宫,四方请谒不绝之时,以“我无功德”,不敢享此供奉为辞,而退隐于僻处;当邱处机逝世,遗命其继任掌教时,则欲绝迹远遁,只因众人敦请,始勉从之;当掌教十一年后,又以年老为辞,请李志常代主教席,而隐居修炼。这在元代佛道二教“设官如有司”,“道官出入,驺从甚都,前诃后殿,行人辟易,视都刺史、郡太守无辨”的时代,尤为难得。故被称为道教的一代宗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