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国学教育存废之争,由来已久。尽管一直没有定论,但这并不妨碍教育部门不遗余力地开展国学教育。此前,《论语》等国学经典选入“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受到广泛关注;这次,《道德经》等又入“高中传统文化通识教材”,更是意义非凡,不仅终结了中小学国学教育存废之争,而且终结了国学教育“断层”现象,能够有力推动国学经典和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从大的层面来讲,在中小学开展国学教育,有利于弘扬正气,引领良好的道德风尚;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从小的方面来说,传承历史文化,就是学习先人的大智慧。譬如《道德经》,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大智慧都在里面,现在很多人都迷失在利益金钱享受之中,烦恼痛苦源源不断,所以我们要汲取古圣先贤的智慧,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道德经》等国学经典影响着每个青少年的成长,其精神已经融入他们的一言一行中。例如,平常在内心烦躁不安的时候朗读《论语》,可以使人心情平静下来。《论语》中的精华,经聚集、融合、提炼后,可以给青少年塑造高尚品德、美好心灵,使他们具有健康良好的人格,中国人讲究“修身”、“齐家”,然后才谈到“治国”,推广国学教育,可以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