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讲命堂
讲命堂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2,663
  • 关注人气:36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刀币

(2014-12-28 14:17:16)
标签:

文化

周易

四柱

风水

紫微斗数

       “刀币”是中国古代货币中比较独特而又重要的一种,是由渔猎工具刀削演变而来,由刀首、刀身、刀柄和刀环四个部分组成,“刀币” 因其形状像刀而得名,是对春秋战国时期铸行的针首刀、尖首刀、明刀和齐刀、圆首刀等各种刀形货币的总称,春秋战国时期逐渐遍及齐、燕、赵等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开始统一了币制,改为外圆内方的形状。

       齐国是最早使用“刀币”的国家,齐刀刀身宽大厚重,是战国刀币中最精美的一种,齐国的“刀币”文字生动、制作精美,齐刀通高约17厘米,重约40~55克,刀柄略带弯曲,齐刀铜质,铸工都比较好,经检测含铜量为70%左右,其余为铅、锡,公元前378-324年之间,在齐威王到齐宣王时代,齐国以“齐法化”统一了各种刀币。

       燕国刀币常见一个大篆“明”字铭文,俗称“燕明刀”,燕国起初流行尖首刀、针首刀,战国时期发展成截首刀与燕明刀,燕明刀较齐刀轻小,通高约13~14厘米,重13克左右,“明”字作“仈”、“仌”,背文多为一字,刀背略弯刀身上宽下窄,铸造技术略逊于齐刀,含铜仅有35~45%,有时铅、锡含量多达 45~58%,这和燕、齐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有关。

       赵刀刀身薄而直,又称“直刀”,赵国的刀币出现较晚,以形体较小且圆首的直刀为主,刀币形体较小,通高约13~14厘米,重约 5~15克,刀刃和刀首成圆角,和齐、燕刀币首部有尖角大为不同,刀柄和刀身接近于垂直,刀的正面有“邯郸”、“城白”等文记,赵刀中还有更小者,通高不过11厘米,刀身宽仅1厘米,正面有“蔺”字,存世极其稀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淳于缇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