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讲命堂
讲命堂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7,364
  • 关注人气:36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岛算经》

(2014-12-07 20:50:11)
标签:

文化

数学

周易

八字

命理

       《海岛算经》是魏晋时期中国著名数学家刘徽(约225年—295年),于三国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所撰,本为《九章算术注》之第十卷,题为《重差》,唐初开始单行,研究的对象全是有关高与距离的测量,因首题测算海岛的高、远,故而名字由此而来,它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测量数学著作。

       《海岛算经》采用问答的体例提出九个问题,所有问题都是利用两次或多次测望所得的数据,来推算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的高、深、广、远,测量所使用的工具也都是利用垂直关系所连接起来的测竿与横棒,用表尺重复从不同位置多次测望,取测量所得的差数,从而求得山高或谷深,这就是刘徽的“重差理论”。

       《海岛算经》在唐代传入朝鲜、日本,19世纪传入西方,它所运用的二次、三次、四次测望法,是测量学历史上的领先创造,《海岛算经》的英译者和研究者,美国数学家弗兰克·斯委特兹,在比较了希腊、罗马的测量学后认为西方直到文艺复兴时代,才差强达到《海岛算经》的水准

       《中国数学大系》一书中评价《海岛算经》:“使中国测量学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在西欧直到16、17世纪,才出现二次测量术的记载,到18世纪,才有了三、四次测量之术,可见中国古代测量学的意境之深,功用之广”,刘徽《海岛算经》的测量术,实比欧洲早一千三百至一千五百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