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微草堂笔记》之命理掌故1
(2014-08-10 20:51:33)
清代人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录了一位神奇道人谈论命理的故事,内容非常深刻,至今读来,仍觉得富有教育意义,现摘录主要内容,意译如下:
在清代雍正年间,有一位直隶总督叫李卫,在他还没做官时,一次上船渡江,遇见一位道人。当时,有一渡客,为了少给一点摆渡钱,跟船公吵起来。道士叹息说:“一个人马上就要淹死了,现在还为少付几个钱,跟人家争吵,真不值得!”李卫听了,当时不明白道士讲这话的意思。过了一会儿,忽然刮起江风,那个渡客,脚下被船板绊倒,一下子就掉入江中,淹死了。李卫这才觉得:道士实在神奇。此时,江风狂吹,船都快翻了。道士脚踏罡步,不断念诵咒语,狂风很快停息,船上的人都得救了。李卫向道士再三拜谢救命之恩。
道士非常淡然的说:“刚才淹死的那个人,是他命中注定了的,我不能救。你命中是个贵人,今天遇难而得救,也是命中注定了的,我不可不救。所以你不必感谢我。”李卫听了,大受教益,又拜谢说:“听了您的教诲,我终身受益。我今后要终身安分守命了。”
道士讲:“你这话不完全正确。其一,一个人对自己的升迁调转、富贵荣华等等,是必须要安守本分,顺其自然的。如果不安命,则尔虞我诈,互相倾轧,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这就会造业。比如李林甫、秦桧,假如他们能够守命,顺其自然,也会当宰相的,因为他们命中有。但他们当年为了向上爬,使尽心计,排除异己,陷害忠良,也没能当上比宰相更大的官,只是给自己增加更多的罪恶而已。其二,对于国计民生之利害,则不可言命;面对百姓疾苦、民困民冤之事,不可听之任之,顺其自然。一切负责人,都应该负起责任。诸葛孔明有言:‘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就是这个道理。天地养育人才,国家设置各级官员,目的是为了兴国济民。身为官吏,手握事权,束手而委命,天下何必生此才,国家何必设此官?以上是圣贤立命学说的完整之真谛,希望你能全面地领会。”
道士讲完话,就飘然下船,很快便不见了。至此李卫茅塞顿开,成为有清一代的名臣。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