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中的铁骊
(2025-04-30 09:16:08)分类: 东北古史 |
金史中的铁骊
《金史》,是元朝宰相脱脱奉旨带领一帮文人撰写。《金史》中,多次出现“铁勒”字样;但都是把铁勒说成是铁骊,是不应该的。铁勒和铁骊,二者不是一回事,存在的年代和地理位置都不相同。这种错误在历史典籍中出现,极容易使人误解。
《金史·卷六十七》中载:“铁勒者,古部族之号,奚有其地,号称铁勒州,又书作铁骊州”,又说:“甲午岁,太祖破耶律谢十,诸将连战皆捷,奚铁骊王回离保以所部降,未几,遁归于辽。”
“铁勒者,……,又书作铁骊州”,显然,《金史》里的铁勒就是指铁骊。因为,此时的铁勒在唐朝中后期,就已经是一个古国了。到宋及辽、金时代,已经没有铁勒这个国或部族的存在了。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九下·列传第一百四十九下·北狄传中》,载:铁勒属于匈奴别种,当时有15个部族,散居在碛北,先是臣属于西突厥,一段时间后叛离,居于燕末山北,其中回纥等六部居住在郁都军山,并在其山北建国,这个地方位于长安西北六千里(古里数)。
同书还说:唐贞观年,铁勒“东至靺鞨,西至叶护,南接沙碛,北至俱伦水”。后来又向东移到“都尉建山北,独逻河之南”,距长安三千三百里,“东至室韦,西至金山,南至突厥,北临瀚海”。这一段,写的确实是铁勒,说明了铁勒民族当时的具体情况。
除去时间的差隔,可看出,铁勒从未过室韦及以东地区,而铁骊国则在松花江北,黑龙江南,通肯河东,汤旺河西的位置上。也就是说铁骊从未过室韦及以西地区,最近时,铁勒与铁骊中间也隔着一个室韦。用古代的里数计算,铁骊国应该在长安东北一万多里。
同书还载:到武则天时,“突厥强盛,铁勒诸部在漠北者渐为其所并。回纥,契芘,思结,浑都徙于甘、凉二州之地”
可见,唐武则天时,铁勒已亡,而此时,铁骊尚未出现。到唐朝中后期,辽和北宋时期,铁勒已经消失数百年。铁骊则是在公元724年以后,唐中期才在历史中出现。铁勒和铁骊二者,在时间方面是对不上的。铁勒在前,铁骊在后。渤海国时,铁勒已经被回纥等部族代替,《辽史》中,始终未见到只字铁勒字样。《新唐书》中,也对铁勒说得十分简单,却毫无铁骊的字样。是否铁勒民东迁到铁骊?——没有任何史料记载!查找任何史料,都未发现铁勒与铁骊民族有关的记载,更未有继承关系。
在《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五,列传一百四十五》及《旧唐书·回纥传和卷一百九十九,列传一百四十九,铁勒传》中都说:唐初,曾分封铁勒十六个州府,分别为:瀚海府、燕然府、金微府、幽陵府、龟林府、卢山府、皋兰州、高阙州、鸡田州、榆溪州、鸡鹿州、滞林州、置颜州、坚昆府、玄阙州、烛龙州。封铁勒王为燕然都护府都统,统管这些州府。其中根本没有铁勒州或铁骊州的字样,怎能把铁骊与铁勒相提并论?。
当时铁勒的范围很广,其东部先后与靺鞨,室韦相连接。但那时的靺鞨是泛指的大靺鞨,东界曾在辽河附近。室韦的西界,一直是在呼伦贝尔以西。与通肯河东面的铁骊相差还很远。
铁勒在中国西北和北方消失之后,铁骊才在中国东北远方出现,二者毫无干系。找遍其它史料,查不到丝毫铁勒与铁骊有关系的记载。显然,是个历史误解。
把奚与铁骊弄到一起,也是个历史笑话。奚的历史很长,曾与铁骊国同属辽国。但与铁骊国,毫无任何直接的相互和隶属关系。
奚的相关问题是:
查阅新旧唐书知,在铁勒被突厥吞并以后,后起的回纥等部确曾臣属于奚。奚也确实占据了一部分古铁勒东部的一些地方。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五,列传一百四十五,回纥传》中载:回纥“其食用粮、羊皆取给于奚王硕舍朗” 。还说:“回纥,其先匈奴之裔也,在后魏时,号铁勒部落”。回纥只是依靠奚的势力生存一段时间之后,便又独立为国,但它并没有再用铁勒名称。
无论新、旧唐书,还是辽史中所述,奚最先时的五部族为:阿会、处和、奥失、度稽、元俟折,根本没有铁勒部或铁骊部。奚后来的六个部族是:遥里、伯德、奥里、梅只、楚里、堕瑰,也没有铁勒部或铁骊部!其六部,在辽圣宗时,把奥里、梅只、堕瑰合为一部,称奥里部;又以南剋、北剋补充进去,仍为六部。所以在辽国时期,号为“六部奚”,与铁骊无关。
奚的整个过程中,根本无铁勒或铁骊王的概念!
《新唐书·卷二百一十九,列传第一百四十四,奚传》中述:唐封奚的地方为六州:饶乐州、弱水州、祁黎州、洛瑰州、太鲁州、渴野州,设饶乐都督府统领之。其中也没有铁勒州或铁骊州的字样。
辽时,奚部曾分为东部奚和西部奚,两部都居于大辽国本土境内。其中所属的遥里、伯德、奥里、南剋、北剋五部隶属东北路统军司管辖,距铁骊国最近。
铁骊国是辽的附属国,居辽国外。
黄龙府设有铁骊军详稳司,归辽国南府管辖。与东北路统军司,及黄龙府兵马都部署司、咸州兵马详稳司等同属辽国的长春路。长春路,属辽国北府管辖。查遍《辽史》,铁骊王府和奚王府等附属国都归属辽北府管辖,但互相之间没有上下隶属关系,请详见《辽史》百官志二,营卫志下,兵卫志等。把铁骊列在奚的下面是不对的,不符合历史事实。
显然,奚与铁勒或铁骊都是毫无关系的。
所谓“奚铁骊王回离保”,回离保这个人,底确曾是辽国后期的奚王。
《辽史·卷四十四,列传第四十四,逆臣传下,奚回离保传》中,根本没有只字片言的铁勒或铁骊字样。
回离保这个人,曾担任过辽国铁鹞军详稳。其“铁鹞军”只是辽国一支正规军队的名称(见《辽史》百官志二),与部族或国家的概念无关,更与附属国无关。
查遍《辽史》,回离保曾在辽国上京、北女真、咸州、东京等地任职,后被提升为奚王。金兴起后,回离保与耶律大石等人另立辽皇,对抗辽国天祚皇帝。后来,回离保干脆自称“奚皇”。但时间不长,回离保被自己的亲人杀死。从回离保发迹到死,从没有得到过“奚铁骊王”这个称号,也没有到过铁骊国去的历史记载。
《金史》中还说:“及辽以兵徙铁勒、乌惹之民,铁勒、乌惹之民多不肯徙,亦逃而来归”。
这里的铁勒,显然是指铁骊,在《金史》中,铁勒是代指铁骊的。其“乌惹”,在《辽史》及相关史料中为“兀惹”。因为这时已经没铁勒,而有铁骊;且铁骊与乌(兀)惹相邻,所述的事实都指明铁勒是指铁骊。这些事实,在相关史料中有都有明确记载。辽国在辽兴宗重熙年间,曾在松花江流域南侧,建立一个祥州,专门用于接纳铁骊百姓。是辽国分化瓦解铁骊、兀(乌)惹等附属国势力,采取的一个手段。因此引起了铁骊和兀惹等国的不满。最终,铁骊和兀惹在公元1114年12月投降了女真人,与完颜阿骨打一起挥戈打天下。第二年,他们共同建立了大金国。
看来,《金史》中,关于铁勒与铁骊国的语言,疑点甚多。但总体看,《金史》中所说的铁勒就是铁骊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