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亥的计量
(2024-04-19 09:20:13)分类: 远古故事 |
竖亥的计量
竖亥,传说是中国上古众神之一。在中国神话传说中,竖亥是一个步子极大,特别能走的人。并因他发明了原始标尺杆,同时运用《昜学》发明了“勾股定律”,及作直线距离及其水平高程测量的目测心算方法而得名。应该说,竖亥既是“神”,更是一个远古的历史科学人物,是中国测量学的始祖之一,是原始“三代文明”开创伊始的“夏禹时代”的闪亮点。是从“战争英雄崇拜”,逐步向“文化英雄崇拜”的集中象征
《淮南子·墬形训》:“使竖亥 步自北极,至於南极,二亿三万三千五百七十五步。”
高诱注:“
明 唐寅 《金粉福地赋》:“
清
虞舜时,帝令竖亥步,自东极至于西极,五亿十万九千八百步。竖亥右手把算,左手指青丘北。一曰:禹令竖亥。一曰:五亿十万九千八百步。
竖亥奉命丈量国土疆域,竖亥率领专员,踏遍了中华大地,进行了较精确的测量,他们在测量时,发明了测量土地的步尺,为华夏民族的计量学创造了测量仪器--步尺和量度的基本单位尺、丈、里(华里)等,当为华夏量度制作鼻祖。
不管是虞舜,还是夏禹的指令,总之,竖亥是完成了步量大地的任务。说竖亥步子大,大到多少?没有相对的比照,更没有现代的计量单位。再说,竖亥是用步子测量大地,不可能步步都是用最大的步子走。那样太费力!那样走,他完不成任务。可以估计,竖亥一定是用正常步子走的方式测量。他的步子大,说明他是一个大高个头的人。按这样的情况计算,正常步子按现在的计量单位计算,一步大约60——90厘米。坚亥个头高,估且按高一些的值80厘米计算,大约情况下是:
据《山海经》载,从中国的最东方到最西方是:五亿十万九千八百步。这500109800步,就是坚亥在中国从东到西古人得出的结果。按现在的计量单位,是500109800步。应该是400087840米,约折40009公里,约4万公里。这个数值相当于地球周长,也就是说坚亥的测量结果相当于地球周长的距离。
而《淮南子》(《山海经》)载,“自北极至於南极二亿三万三千五百七十五步”,既200033575步,乘0.8米,是米,约折1.6万分里。不到了地球周长的一半左右。
按这个计算结果,是不是我们当时的疆界占据了全球中的北半球?似乎没有可能!虽然有些说法是这样,但细考历史是不可能的。是不是坚亥真的走完了地球一周,也没有可能。依当时的条件,坚亥顶多走完了欧亚大陆,太平洋和大西洋是过不去的。
显然,用我们大约的情况和数字计算,一定有误差。用现代的计量单位和计步方式说,这个结果不科学。这个步数是怎么来的?既然在古籍中是这么说的,一定有其来历。另外,如果考虑远古人们的计量单位与现在不同,远古时的“亿”与现在的“亿”内容有差距;也可能古人或竖亥的步幅与现在不同,再加上记录事件的差异等因素,古代的疆域与现在不同等因素。我们就不能简单地否定这些数据!更不能轻易否定竖亥的步量!
我们计算古人的测量结果,是不能按现代的计量单位来使用的。古人计量,极少超过“万”的单位。有传统说法:古时,十万或百万既是亿,十亿既是兆……;大数的进位制是十二或十六……,此说真假也未可知。看来,我们现在不能用这个数据计算当时的地理长度,但可看出华夏的土地在先人眼中的基本情况,是东西长南北短。东西是南北的两倍多,很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