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余古国
(2023-08-11 08:38:52)分类: 东北古史 |
夫余古国
夫余
《史记·货殖列传第六十九》载:燕国“北邻乌桓、夫余”。夫余国,应该始于东周时期,公元前三世纪左右;没于南北朝后期,公元六世纪初。夫余人,出于古代索离国,属于貊人暨后来的濊貊人。
有人说夫余,是所谓九夷之中的一支,因为《东夷传》中说:东夷有“九种:一曰 玄菟 ,二曰 乐浪 ,三曰 高驪 ,四曰 满饰 ,五曰 鳧臾 ,六曰 索家 ,七曰 东屠 ,八曰 倭人 ,九曰 天鄙 。”
其中的“凫臾”,既夫余。没错!但从上面所说的话看,这本《东夷传》,最早是西汉中期作品,似乎是明朝以后的作品。这时的“东夷”概念,已经演变,不与以前的“东夷”相同了。因为,西汉武帝时,“玄菟”、“乐浪”才产生。是汉武帝灭古朝鲜(古高丽)后设立的四个郡中的两个郡。而“满饰”,则是清朝祖先的名称,应该是明朝时的概念。此时的“东夷”概念和内容,已经不是远古时的“东夷”说法,是经过几次变更之后的内容。
所言“九夷”其中,“索家”,既是索离,是远古东北地区的古国。“倭人”,既古日本,也应该是唐以后的概念。“高驪”,在这个时期,应该是所说的“后高丽”;因为古高丽已经在汉武帝时就灭亡了。“后高丽”,于公元918年才成立,是唐以后的事。“东屠”,应该是邑娄、勿吉、朝鲜等后人。“天鄙”,似应在海东之东北濊貊、靺鞨等。“满饰”,则应该是女真的后裔。
显然,《东夷传》是后人所写的文件。
……
古代夫余国基本情况
公元年 |
夫余国王 |
主要事迹 |
对应朝代 |
年号 |
注 |
前三世纪 |
东明 |
夫余建国 |
战国后期 |
|
出于松花江北的索离国 |
|
|
|
|
|
|
前239 |
解慕漱 |
|
秦始皇 |
8年 |
|
前194 |
慕漱离 |
|
西汉惠帝 |
元年 |
|
前169 |
高奚斯 |
|
西汉文帝 |
11年 |
前130年左右高朱蒙建句丽国 |
前120 |
高于娄 |
|
西汉武帝 |
元狩3年 |
|
前86 |
解夫娄 |
|
西汉昭帝 |
始元元年 |
|
前47 |
解金蛙 |
|
西汉元帝 |
初元2年 |
|
前37 |
解金蛙 |
句丽莫来并夫余 |
西汉元帝 |
建昭2年 |
句丽国并夫余国 |
前6 |
解带素 |
|
西汉孺子婴 |
居摄元年 |
王莽篡汉 |
公元22 |
曷思王 |
|
王莽 |
地皇3年 |
|
37 |
都头王 |
|
东汉光武帝 |
建武13年 |
|
49 |
都头王 |
遣使奉贡 |
东汉光武帝 |
建武25年 |
汉书·卷85 |
111 |
始 |
寇乐浪 |
东汉安帝 |
永初5年 |
|
120 |
始 |
尉仇台到汉宫进贡 |
东汉安帝 |
永宁元年 |
夫余王派儿子尉仇台出使汉 |
136 |
始 |
来朝京师 |
东汉顺帝 |
永和元年 |
|
161 |
夫台 |
遣使朝贡 |
东汉桓帝 |
延熹4年 |
|
167 |
夫台 |
二万人寇玄菟 |
东汉桓帝 |
永康元年 |
辽东太守破之 |
174 |
尉仇台 (始嗣子) |
奉章贡献 |
东汉灵帝 |
熹平3年 |
汉书·卷85 |
190 |
尉仇台 |
原属玄菟、更属辽东 |
东汉献帝 |
初平元年 |
三国志·卷30 |
204 |
尉仇台 |
|
东汉献帝 |
建安9年 |
|
226 |
简位居(仇台子) |
|
魏文帝 |
黄初7年 |
|
244 |
简位居 |
玄菟太守王颀诣夫余、酬军 |
魏齐王 |
正始5年 |
毋丘俭讨句丽 |
|
麻余(位居子) |
|
魏 |
|
|
|
依虑(麻余子) |
6岁继位 |
西晋武帝 |
泰始 |
三国志·卷30 |
285 |
依虑 |
为鲜卑慕容廆所破,国灭,自杀 |
西晋武帝 |
太康6年 |
|
286 |
依罗 |
西晋助其复国 |
西晋武帝 |
太康7年 |
晋书·卷97 |
|
|
|
东晋 |
|
|
|
|
|
北魏 |
|
|
494 |
|
勿吉攻打夫余 |
北魏孝文帝 |
太和18年 |
|
506 |
|
句丽高云灭夫余 |
北魏宣武帝 |
正始年中期 |
迁夫余遗人于句丽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