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的联想
(2019-08-26 10:12:10)
标签:
杂谈 |
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中华民族历来是善良的民族,至今人们常说的“上善若水”,蕴含着丰厚的古老民族精神。
上善若水,直接的意思是:上等的、最大的善良像水一样。为什么说大善像“水”?
《易》说,水润下。没错,水者,润细无声。水,无声无响、毫无保留、不留空白地向下滋润大地。虽然流向低下,却表面平坛如镜,这里彰显的是大自然和社会的公平。
水,利万物,是宇宙生命的基础。水无处不在,却不留恋高处扬威,而顺势趋下滋润低下。在万物趋上的环境中,唯有水趋下,是高尚品格所致,是水对万物恩惠之所施。万物有了水的牺牲,才有了趋上顽强的生命力。
水,性柔而无伤。你摸任何东西,都会有直接触感,甚至受到伤害。唯有摸水,是一种温柔和顺的感觉。所以用水比善,是彰显善良的温馨和体贴。
水,无形,随势而变;不掬常态为己形,是以无常之身行有常之意。无己,润及广泛;不以私己而为之,是无己且无私。
水,为事低调,不唱高音。遇见礁石,泛起浪花也最终返回水里。让人看到的是无私和无畏,让人感到的是水的滋润和力量。这样的“水性”,怎能不是人们崇尚的对象?
水,是滋润大自然的唯一自然物,会给低凹之处带来生机,那里是社会中最需要顾盼的地方,是社会低层的基本常存物。社会的善良要象水一样公平,水一样广泛,水一样顾卷低洼,才能真正体现善良的本意。
水,是地球存在生命的CPU,是万类生命的主板,是人类生活的内存,是人类繁衍的硬盘……。
之所以用“水”来说明“善”,明显是说“善”的主要对象,是社会下层或低层。善与好不同,比如“曹刿论战”中所说及的“小惠”、“小信”,都与“善”不同,也不是指小善或下等的善。
看似,为高山绿化是好事,而不是善事。“救急不救贫”,是托词,不是理由。
善是一种社会行为,是为社会地位或位置低下的广大民众办好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