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时的乐浪郡在哪里?(二)
(2018-01-01 09:12:07)(接前页)
|
吞列 |
乐浪郡 |
|
|
|
|
|
以下各县,东汉时撤销,或归入辰韩,也可能成为后起的新罗的地方。 这八个县,拼入其它各县的可能性不大。也许是位于朝鲜半岛部分。 |
|
东湤 |
乐浪郡 |
|
|
|
|
|
|
|
不而 |
乐浪郡 |
|
|
|
|
|
|
|
蚕台 |
乐浪郡 |
|
|
|
|
|
|
|
华丽 |
乐浪郡 |
|
|
|
|
|
|
|
邪头昧 |
乐浪郡 |
|
|
|
|
|
|
|
前莫 |
乐浪郡 |
|
|
|
|
|
|
|
夫租 |
乐浪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乐浪周边重点地名在版图内未列出的 |
真番 临屯 辰韩 马韩 弁韩 |
真番 临屯 辰韩 马韩 弁韩 |
辰韩 马韩 弁韩 |
辰韩 马韩 弁韩 新罗 |
新罗 百济 |
高丽 新罗 百济 |
这些地方主要位于朝鲜半岛 |
注: 1、以上无内容的空格,有的是属于资料不详,对不上号。
东汉:玄菟郡6县,辽东郡11县,乐浪郡18县:
两晋:玄菟3县、辽东属国8县,乐浪6县,朝鲜11县,襄平13县,带方7县。
从以上变迁看:
玄菟、辽东、乐浪、朝鲜、襄平等,都是紧密相连、互相联结的。
乐良郡应该紧靠辽阳市或襄平,且与玄菟也有相联部分。因为汉时的玄菟与部分乐浪的县,到晋时共同拼为朝鲜郡。汉襄平在辽阳市西侧,辽阳在汉时,先后分属辽东和玄菟两郡。说明玄菟在辽东的东北部,则乐浪也在辽东的东部到南部。
《三国志·魏书十三·韩传》载:“建安中(约公元207年左右),公孙康分屯有县以南荒地为带方郡”。至此东汉末年,出现一个新的郡——带方郡。是地方割据势力建立的一个郡,是在原乐浪郡的地面上设置的。
还说:“韩在带方之南”。
显然,三韩的数十个国家在带方之南,带方在乐浪之南。
本传还写:“廉斯齿为辰韩右渠帅,闻乐浪土地美,人民饶乐,亡欲来降” 。他带一个叫户来的人到乐浪,并告知官府,辰韩人抓了1500伐木的汉朝人。乐浪官员以廉斯齿为向导,“从岑中乘大船入辰韩”。找回1000人,还有500人已经死了。他们对辰韩人说,“汝还五百人,若不者,乐浪当遣万兵乘船来攻汝”……。
看样子,乐浪与辰韩之间主要以水路为主,或者隔着鸭绿江这样的大河。
如果按现在的认识,乐浪郡的地方在朝鲜半岛上。那么乐浪与辰韩之间,至多是相隔大同江之类的河流。不必使用大船在二者之间往来,陆上往来是可行的。
《晋书·卷十四、志第四、地理志下》载:“其后开东边,置玄菟、乐浪等郡,亦皆属焉”。又说:“魏置东夷校尉,居襄平,而分辽东、昌黎、玄菟、带方、乐浪五郡为平州,后还合为幽州。及文懿灭后,有护东夷校尉,居襄平。咸宁二年十月,分昌黎、辽东、玄菟、带方、乐浪等郡国五置平州。统县二十六,户一万八千一百”。
此说,似乎玄菟与乐浪在东方。曹魏时,派驻东夷校尉居于襄平。西晋武帝咸宁二年(公元276年)时,置平州府,位置也在襄平。平州辖昌黎、辽东、玄菟、带方、乐浪五郡,后来又把这五个郡合拼到幽州府。
襄平在首山东北,位于现在辽宁省辽阳市附近无疑。玄菟、辽东的位置很清楚,带方在乐浪南也很清楚,乐浪位置也可见一斑了。
《晋书·卷九十七·列传第六十七·四夷传》载:“倭人在带方东南大海中”。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五》载: “日本,古倭奴也。去京师万四千里,直新罗东南”。在本书日本传和新罗传中都说:新罗的东南是日本。同时还说,百济在新罗的西侧。唐时,百济和新罗已经几经变故,逐渐南迁,以至境界如此。
《北史列传第八十二·新罗传》说:新罗“地在句丽东南,居汉时乐浪地”。新罗王曾被隋文帝封为乐浪公。新罗的范围包括原先的乐浪是无疑的,问题是新罗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在一直向南方迁移。
本传还说,新罗先人是辰韩,相传是秦人避难逃来的。是“马韩割其东界居之”。辰韩所在的地方,也是古辰国的地方。辰韩之名取于秦韩谐音,也一定取于古辰国地方的寓意。
《北史列传第八十二·新罗传》还说:“辰韩之始,有六国,稍分为十二,新罗则其一也” 。后来北魏派“毋丘俭讨句丽破之,奔沃沮,其后复归故国”。显然,新罗多次变更国界。
《辽史·地理志二》记载:
“东京辽阳府,本朝鲜之地”。辽国的东京辽阳府在现辽宁省辽阳市,此处的“朝鲜“是指古朝鲜,非李氏朝鲜,更非现朝鲜。
《渤海国志长篇》等书,都说渤海国与新罗国曾经以泥河为界。泥河,就是浿水。《辽史·地理志二》中,描述辽国东京辽阳府的内容中,有:“浿水,亦曰泥河,又曰蓒芋泺,水多蓒芋之草”。现在,已经是一条已经干涸的河流。
两汉时期乐浪郡,其主要部分似乎不应该在朝鲜半岛,应该是辽东及辽东半岛。
这个结论与很多书籍和习惯认识矛盾,读者能给予明确指导和帮助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