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如行路,且行且思考
(2022-09-27 23:54:48)
“微客”这个词语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而语文与我更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可是如今,一部作品却将它们放在一起——《微客语文》,这让我心中有些疑惑。通过拜读郑先猛老师的专著,我才知道这是他称为语文老师的成长自留地的地方。
郑先猛老师说一切和语文相的都蕴含其中。事实也正是如此。在文章中,我看到了郑先猛老师记录自己对小学语文教学问题的观察与思考,探索应对的教学策略,记录教学实践与反思……他从一线教师的视角记录自身语文思想从萌芽到茁壮的历程,真正做到了教育道路上的且行且思。
在阅读过程中,《北大荒的秋天》一文的教学策略让我印象最为深刻。虽然作为语文老师,日常教学中我也懂得要循序渐进,可是郑先猛老师他却把这一目的讲得更加透彻。单是一个朗读,就能看出来。他讲到: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时,读通、读顺、读正确;在梳理课文,理清层次时,要读得顺畅流利;在品词析句、感悟语言时,要边读边斟酌,读出真情和实感。这样一来不仅关注朗读,更能清晰地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而在朗读中,他会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而进行对应的引导。
另外,在教学中学习写作也是重中之重,这对作为年轻教师的我来说更是一个难题。郑先猛老师的做法给了我启发。他关注到了课文中出现的有特点的词语,让孩子们进行仿写,发挥想象,还从比喻、拟人句中让孩子们结合生活说说看。除此以外,他还关注到了文章的结构,这样一来可以全面地对学生习作进行指导。并且,他提到话题要有梯度、可选择,学生要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选择可以仿写的句子和段落,这一理念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独特性。
第三节——《疑能得教益处》中,郑老师更是针对“大豆摇铃千里金”这样一处语句中的细节,展开探究。他参考了无数教参、论坛,结合文本逐一推断,最终得出了自己的教学见解。虽然他说教学要浅浅地教,淡淡地引,在品读中,引导学生去悟语文的言和意。但是在“浅”教的背后却是他探究知识的“深”;在“淡”引的背后却是他对教学用心的“浓”。这让我想到了“教师教学,你想要给学生一瓢水,就要自己拥有一汪泉”。
郑先猛老师用常识守护语文教学的艺术,用语文的方式熬制出语文的味道,用课程研制力守望语文教学的丰富内涵。他的实践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教育如行路,且行且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