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尝试让纸站起来,并探索纸站得稳得多种方法。
2、探索纸不同的折法与承受积木重量的关系。
3、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纸片、积木、记录纸、黑板等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谈话导入活动——纸可以用来做什么?
基本部分:
一、幼儿探索纸片“站”起来的方法。
1、出示纸片,引起幼儿探索兴趣。
2、孩子自由探索怎样让纸片“站”起来。教师巡回指导。
3、请孩子介绍、演示让纸片站起来的方法。
师:用了几种方法?怎样做的?(折的)像什么?
谁还有不同的方法?
这个和别人的不一样,是怎么做的?(卷的)像什么?
小结:把纸折一折、卷一卷,纸片形状变了,就能站起来了。
二、幼儿探索、尝试改变纸的形状,“顶”住积木。
1、出示积木,提问:把积木放到纸上,纸片还能站得稳吗?为什么?
2、出示记录纸,讲解记录方式。
写上名字,纸的形状,放上积木的结果。
3、幼儿探索、尝试纸片怎样“顶”住积木,并记录。教师巡回指导。
4、展示孩子记录情况,并让孩子把能“顶”住积木的纸片找出来。
教师一一介绍“顶”住积木的纸片的形状。
三、幼儿探索、尝试改变纸的形状,“顶”住更多的积木。
1、教师演示放积木的方法及记录积木数的方法。
2、幼儿探索、尝试。
3、孩子互相交流:纸的形状、“顶”住的积木块数。
结束部分:
探索怎样能“顶”住一筐积木?
幼:很多的圆柱体
教师演示成功了,提问为什么?
教师小结:支撑的纸片多了,支撑的面积变大了,所以就能“顶”住一筐积木。
延伸部分:
回班里继续探索怎样“顶”住更多的积木。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ertong321
(更多精彩,与你分享)
学前教育专业指导,幼儿园公开课教案设计,幼儿园课件制作,幼儿园教学教具制作!(十年以上教学丰富经验老师资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