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前两天,冯小刚导演带着自己的新作《芳华》,以及编剧严歌苓,两位“冯女郎”苗苗、钟楚曦走进北京大学,在放映了正片之后与济济一堂的北大学子进行了现场交流。
http://p3.pstatp.com/large/3b0300022b6d7c39008c
冯导称影片中那一代年轻人的芳华和今天北大年轻学子的芳华是一样的
《芳华》讲的是冯小刚自己的青春回忆——文工团、军装、对越自卫反击战,而他一直在等待一个女作者将那段故事写出来。最后,同样有着部队文工团的青春经历的严歌苓与冯导一拍即合。她先是写了一部小说《你触摸了我》,然后改编成了《芳华》的剧本。
谈到与冯导的首次合作,严歌苓直呼“过瘾”:“这本身就是我们的经历,整个过程就是过瘾的感觉。”
http://p1.pstatp.com/large/3b06000217084bfd2ad5
严歌苓曾经笔下的那句“左脚穿着一只灰舞鞋,右脚却是一只绿胶鞋”成了《芳华》的海报
冯小刚与严歌苓两人就在台上,你一言我一句地聊着电影的创作经历。其中,对越自卫反击战在片中占据了很大的篇幅,冯导更是用一段长达6分钟的长镜头追在黄轩身后,记录了一场战斗惊险惨烈的全过程。
http://p3.pstatp.com/large/3b070001f292719a06c5
这些战场的画面包含着小刚导演对革命老兵的深切情感
出于对军人的尊敬,冯小刚聊着聊着又开始发挥不吐槽不痛快的直爽人设,瞄头对准的便是那些“手撕鬼子”的国产抗日神剧,“我们拍的一些片子像‘手撕鬼子’,一个民兵可以干掉几十个鬼子,那会让我们产生一个疑问,那为甚要打八年呢?”
冯导认为,中国军人应该被尊重、被崇拜,成为榜样。而真实的战争“是非常血腥残酷的,用游戏化的方式拍战争,你以为是在丑化鬼子,实际上是对自己极其的不尊重,对灾难极其的不尊重。”
http://p3.pstatp.com/large/3b0500021a30cf4c3493
冯导此言一出,获得了广大网友的力挺
不过,这已经不是冯导儿第一次吐槽了,早在8月份的《芳华》发布会上,他就炮轰过一次。
http://p1.pstatp.com/large/3b0300022b6fec9feb29
看来,针对这一国产剧的奇葩现象,小刚老师的怒火算是按捺已久了
不过说到尊重的话题,昨天的路演放映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个小插曲。
影片中,黄轩主演的文工团青年刘峰,被冤枉非礼团里的姑娘而被开除。其中有一场刘峰遭受批斗,被上级领导进行言语上辱骂的戏,气氛压抑、虐心,令人愤怒。
http://p3.pstatp.com/large/3b080000668f0f89cb88
领导丑陋的嘴脸本应该是人神共愤
冯小刚原本设计这场戏的初衷,是要对那个年代的官僚主义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批判,台词表演理应是严肃认真的。但偏偏放映时,很多观众却将它当作了喜剧纷纷笑场。
很难想象那些人的笑点是什么,是笑刘峰的窘迫?笑污秽的言语?还是在笑“性”本身?
http://p3.pstatp.com/large/3b060002170798b1f00d
当天便有现场观影的网友在豆瓣里贴出自己的质疑
笑不是错,但你要知礼,懂分寸,什么时候笑一笑无伤大雅,什么时候笑就会被当作异类。
就像前段时间,有观众在观看《二十二》时笑了场,被周围观众指责的新闻那样,一个那么悲伤的氛围里就算再有趣也是会心一笑而已。笑得被别人听出的大声,只能说你没有融入电影的气氛,或者根本就是动机不纯。
http://p1.pstatp.com/large/3b0300022b70e534f985
笑场者称将此片当喜剧观看,实在让人无语
更气的是,有些人在观看严肃电影的时候笑场了,一丝打扰别人情绪的羞愧心都没有,反倒是理直气壮地怪起了全世界。
2014年的《归来》也是张艺谋改编严歌苓小说的电影,讲述了特殊年代里一对夫妻被迫分离,多年才重逢的凄惨故事。全片气氛凝重严肃,几乎没有任何喜剧元素。但在上映期间,却也出现了观众频频笑场的新闻,并由此引发了大量的讨论。
一部分人认为这样的声音很刺耳,严重影响其他观众沉浸在悲欢离合中的情绪;当然,也有一少部分脸皮厚者认为想笑就笑,谁也管不了。
http://p1.pstatp.com/large/3b0300022b71008500e9
甚至还有无知者公然发帖,秀“优越感”
只能说国人的观影素质还有待提高,电影院各种影响观影的陋习也是层出不穷。但这些现象也非一日能够改善的,别说是普通观众了,连高等学府的学子,在看电影时的礼节也不过如此。
http://p3.pstatp.com/large/3b0600021709d46fdfd1
《王牌特工》里的脸叔说过:“不知礼无以立!”